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81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林的工笔花鸟作品在画界是独树一帜的,他的作品以不同元素构建神秘的画面空间,用矛盾或者"错误"方式将花鸟置于其中,从而显示出某种颇具戏剧感的倾诉和叙事意味并以他自已的方式诠释对传专统和当下审美取向的理解。陈林这些静化和精致化的工笔画作品,给人们新奇而又悠远的意蕴感,引发人不同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塞音 《老年世界》2014,(18):15-16
《老有所依》是赵宝刚导演推出的又一部情感大剧,他从年轻人的视角切入,以写实手法全面展现了几个家庭的养老困局,或褒或贬地塑造了多个典型形象。作为已入而立,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被工作顶着腰眼儿的我们,对这部电视剧格外有感触。它带给我的震撼一直在心头徘徊激荡,充斥着剧目完播后的很长时间。把这些零星的想法记录下来,希望能和身处在养老困局中的老一辈、小一辈共同求索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居于大类的晚清写实小说在笔调与主观意图上仍基本立足于暴露,其所描绘的画卷也形象地再现出晚清社会诸多破裂镜像,体现出有晚清之小说特有的文学生态语境和话语维度。晚清写实小说在延续传统小说的批判立场之下,又传达出某种特质——狂欢。晚清写实小说的叙事逻辑首先体现为对狂欢化的描写,即对晚清现实社会景观的彻底暴露;其次是这种暴露背后的文化狂欢,即个体的宣泄与价值虚无;最后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狂欢。晚清写实小说在重构意识形态的抉择上还略显模糊与含混,但是其早于"五四"文学之于启蒙与审美的民间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突显却是极富启发性与现代性的。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发展历程中,晚清写实小说在叙事话语建构、文学地理视阈、民族国家意识想象、文学边界意识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先导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是文坛的常青树,在长迭50多年的漫长创作生涯中,罗斯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文学成就。《遗产》是罗斯在父亲去世两年后出版的小说。罗斯在该小说的写作中淡化了常见的宗教、民族和文化等主题,也舍弃了纷繁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转为关注人的生命本体,采用了简单直接的现实主义笔法来描写陪伴父亲度过的最后一段岁月。...  相似文献   
15.
废名与哈代的小说都融合了写实与浪漫的因素,写实的风格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对作品乡土色彩和乡土风味的渲染方面,浪漫主义作为情绪之流体现在他们作品里的主观抒情性和对回归自然的执着召唤。  相似文献   
16.
人生即是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戏"中的角色。强调由于司空见惯而被人忽视的平庸的场面。从瞬间里抓住真实,抓住人鲜活的一面。演员们候场时的短暂时刻是舞台角色和演员"真我"之间转换的过渡和桥梁。演员候场的场面引发人们对人生及人生重大考验来临前的思索。从戏剧性画面中重新感悟人生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亦是如此,真和假有时只是一线之隔。表现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和对人生的思考是我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17.
徐悲鸿作为近现代美术史上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其所有重要的行为和言论,大都是围绕着“改良中国画”这个理想进行的,这与其所处的特定的时代密不可分。徐悲鸿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本能的民族情怀,同时又具有西方的审美心理与知识结构。他在选择运用西画合理因素改良中国绘画时,既坚持对中国画表现形式和绘画手段的改良,又有所选择地运用了西方写实手法与造型观念,并且结合本土的文化资源与民族特点,坚守民族艺术特有的笔墨语言,在绘画创作上始终体现着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里我选择的是表现艺术工作室,受环境和师承的影响,画风曾经肆意奔放,不拘一格,追求狂放的表现,苛求深沉厚重男性般的力度。毕业后,由于对写实绘画的热衷令我沉迷于琐碎的细节,渐渐发展出细腻、委婉地绘画方法和固定风格。画面追求以写实的手法表现非现实的情境,其中承载着我多年来的生活积淀,以及对自身存在和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西周玉器造型上仍保留了原始玉雕的特色,呈现平面化的倾向,它们以线为主,且内敛规整,尤其表现在动物型写实玉器中,成组佩玉也开始出现;纹饰上继承商代仍以阴刻线为主,但线条较商流畅婉转,一面坡纹和双勾线纹开始运用成熟,借助流畅而多变的线条表现出它的形神统一,气韵生动;风格上由祭祀型向礼仪性转化,因物赋形,因形饰纹,纹饰和造型之间搭配和谐自然,整体呈现出"错彩镂金"和"自然可爱"两种不同风格。在发展历程中,其神秘狂热、勇猛尚武的宗教文化印记逐渐被温文尔雅、中和静穆的人间礼乐文化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以善写鬼狐故事而构成题材上的"异";但作家的创作主旨是要借助这些奇异的题材来反映现实,发抒孤愤,寄托理想.为实现这一主旨,作家使用了种种特异的笔法,即"借异写实",通过"亦真亦幻"、"奇思异想"、"变形与放大"和"写实中求异"四个方面,实现作者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