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88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726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进行经济建设,同时,城市化的稳步扩张也带动了大量人口迁动。作为用益物权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面临着人口流动频繁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现行立法通过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限制难以达到稳定的目的,应当通过保障其财产权的独立性并强化农地登记的公信力手段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72.
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是历史的战略性选择。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催生政府强行征地欲求,加速农地数量的减少,加剧农地质量的下降。合理调整城镇化建设与农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要求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集约用地,必须规范政府的供地行为,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3.
农地金融的发展将是破解农村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地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萌芽和自发探索阶段,需要积极关注和正确引导.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地金融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促进农地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庄维民 《东岳论丛》2012,(3):190-191
<正>明清以来,中国传统地权形态的发育及其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使土地流转趋向活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优化配置。当前,"三农"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更深层面的学理探求和历史追索就成为学术界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众多学科和学者纷纷关注传统乡村地权,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重新审视。不过,学界对传统中国农村地权分配和地权交易的研究多集中于民国时期和前近代社会。近些年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的弊端,多集中于提出各种农地制度理论模式的预设。至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流转和交易问题的研究却尚未有专门的探讨。令人欣喜的是,湖北社会科学院张静新著《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7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美国学者提出并大力宣扬"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质疑中国的粮食安全,鼓吹中国威胁论。针对这一言论,我国果断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的战略方针,牢固树立耕地保护"红线"意识,切实保护耕地。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资源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中拥有重大意义和作用,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稳定及安全。鉴于  相似文献   
76.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地权利的分割和配置为主线展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地产权与经营改“公有公用”为“公有私用”模式,“两权分离”得以逐步确立。实践证明,“两权分离”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最优制度选择,其制度绩效得到了充分释放。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该制度安排开始显现出负面效应。“三权分置”是因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其在明晰土地产权关系、维护相关主体权益、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制度绩效。但是,“三权分置”并不排斥“两权分离”,两者将长期并列运行。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要秉持渐进式路线依法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充分预见并防范其可能风险。  相似文献   
77.
1945年8月至1951年9月,美国在对日本单独占领时期,采取强硬措施,对日本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不仅消除了来自日本的战争威胁,使日本成为一支和平力量,更重要的是还消除了日本社会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顽固存在的二元结构———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从而使日本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民族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过美国的改造,战后日本最终与中世纪一刀两断,跨入现代国家的行列。日本的现代化终于有了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78.
破解农地流转困境及其对策:构建农地流转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地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前提,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解决“三农”问题将产生重大作用。当前我国农地流转面临诸多困境:多带有趋利性、低效性、被动性、无序性;大部分地区流转速度慢,比重较小。如何通过规范和引导,推进农地流转,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障碍因素。找出破解我国农地流转困境的相关措施,有的放矢,构建市场、政府、农户三者协调一致且高效、规范、有序运行的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79.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柯  火召前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8(2):106-110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建立规范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途径:重新界定农地所有权主体,健全农地流转的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可行的农地流转模式,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机构,建立和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它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0.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206,自引:0,他引:206  
本文讨论了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农地制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导致现有农地制度差异的原因 ,以及下一步农地制度改革应该考虑的几个基本因素等。文章特别强调效率与公平及社会稳定之间的权衡在形成现有农地制度中的作用 ,指出了国家在设计新的农地制度时必须考虑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