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9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843篇
劳动科学   878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212篇
人口学   405篇
丛书文集   1319篇
理论方法论   474篇
综合类   3006篇
社会学   919篇
统计学   2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691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917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866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通过涪陵的个案分析,发现: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仍以沿海就业为主,但本土就业、本地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转移人口返乡流趋势明显,新一代农业转移人口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本土落户、就近落户意愿,但过高的房价、就业困难与不稳定、教育资源不合理及各类入学限制、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随迁父母不愿意舍弃乡土等制约了意愿的达成.基于此,欠发达地区应该统筹推进就地城镇化、就近市民化、产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化解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局.  相似文献   
992.
以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思想政治意识、社会伦理道德意识、个人职业发展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等角度,对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深入调查,认真分析调查数据,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现状,揭示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福州、厦门、泉州的调查数据,建立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家庭社会资本、工作状况对农民工职业流动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老一代农民工较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更高,呈现明显的代际差异。其中,教育程度对老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婚姻状况、外出务工年限对老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有无拖欠工资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满意程度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结论,提出3点针对性建议:(1)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扩宽社会资本积累方式;(2)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提升就业质量;(3)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测度农民工对务工地公共服务的感知状况,并分析了异质要素对农民工公共服务感知差异的影响。研究显示,农民工务工地公共服务感知状况的总模糊指数为0.134,反映出该群体在务工地的公共服务体验较差,尤其是在就业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保障上的感知体验仍远低于预期。同时,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了基于个体特征和经济地位区分而形成的公共服务感知上的分异。为此政策层面应客观认识农民工在不同维度公共服务上的差异体验,兼顾不同特征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推动针对这一群体在城市务工地的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995.
2009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农民工外出务工期间,土地仍由家人耕种,且1成多农民工将土地转与他人耕种,基本上保证了土地的正常耕作.本文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土地处置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家庭外出总收入和老家地形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外出期间的土地处置方式.最后提出,土地处置的地区差异、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农村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工作时间、收入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时间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能积极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受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下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有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关注到工作时间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服务业是新常态下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快速发展对农民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服务业既给农民工提供了充足的务工岗位,也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本文基于河南农民工监测调查个体数据利用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会显著增加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概率,尤其是批发零售业。由于农民工务工领域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提升职业层次的难度较大。因此,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咨询和技能培训,既有助于农民工跟上服务业发展步伐,也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98.
徐晓鹏 《调研世界》2016,(11):13-18
本文根据河南郑州586份青年农民工问卷数据,首先采用SPSS16.0软件对影响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23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将23个因素划分为8种类型:职业发展导向型、自我提升导向型、自我创业导向型、教育培训导向型、社会信息导向型、工作生活导向型、职业安全导向型和社会关怀导向型.然后,选择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学龄子女情况、外出打工类型、打工收支满意度和打工生活满意度等8个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深入研究了"工作—家庭"关系视阈下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差异与特点.  相似文献   
999.
文章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构成,证实了农民工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减少正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文章旨在通过比较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从事行业收入的差距、工作时间导致的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情况差异、福利待遇差异等现状,找到两类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288名男性青年农民工的实证调查表明,青年农民工所面临的婚姻挤压较为严重,并且受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在该群体寻找配偶过程中,对自我感知择偶困难度有显著影响的为收入、存款和住房;对遭受歧视程度有显著影响的分别为住房、消费与交通工具;对遭受挫折程度有显著影响的是收入、住房和工作状况。因此,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保障青年农民工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城市住房需求是解决该群体婚姻挤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