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60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722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三五娘故事塑造了一对为“情”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倾心相爱的男女.戏曲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版本,目前陈三五娘的戏曲至少有7个文本.本文立足于陈三五娘戏曲7个版本中的出目,分别从外部形态,即出目的保留、合并、删减和增加及出目的名称和数目;内部结构,包括出目设置逻辑关系的考虑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论证,试图找出出目设置和安排的因果渊源,希冀找到其“一脉相承五百年”的佐证.  相似文献   
42.
本文根据心理学中个性倾向性的有关理论,从世界观、动机、理想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辜鸿铭从事儒经翻译活动背后的深层动因,从而促进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3.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人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  相似文献   
44.
正主持人语:宋明儒学是儒学的成熟形态,本辑的儒学史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宋明时期的几位大儒。这几篇文章的学术关注点不同,学术旨趣各异,各有其不同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5.
结合等效塑性应变准则定量地研究了井眼倾斜角和倾斜方位对裸眼完井砂岩油藏出砂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应力和地层条件下,井斜角在0~45°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井壁内的塑性应变最大值和塑性区范围都不断增加,出砂的趋势增大;当井斜角在45°~90°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井眼内最大塑性应变逐渐减小,出砂趋势减小。井斜角相同,但井眼倾斜方位不同的井,井壁内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不同,塑性变形的程度也不同,从防砂的角度,井眼,尤其水平井眼应该沿原地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或尽可能靠近最小主应力方向。  相似文献   
46.
谢华容 《科学咨询》2010,(4):62-62,72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中一项亟待改进的工作。希望通过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使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7.
跨文化交际从本质上有着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交互、聚合、不确定性、涌现等特征。本文以明末西学东渐中的耶儒对话为例,探讨作为复杂主体的双方如何相互适应、如何共同演化后发现,耶、儒两种文化面对杂芜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交锋、争辩、反馈加强了它们各自存在,也给双方的发展带来了变化的张力,从对本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深刻反思中看到了不同的"我"与"你"。从现实意义上,这种文化相遇后动态而复杂的互识、互释、互适的认识,对于理解和把握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异质文化间的互动等问题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8.
终极关怀关涉着终极神圣、终极诉求、企及路径等多个方面,它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自觉追问.以儒、释、道的“治世”、“治心”、“治身”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它们在终极神圣上是趋同的,在终极诉求方面是多元的,在终极关怀的路径选择上是多途的.终极关怀,这种契入到信仰层面的对话方式,是宗教对话的有效方式,它将架起各种宗教间对话的有利平台.  相似文献   
49.
张居正既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实干家,又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政治理论家.他认为秦朝推行的严酷政策,是“王道”陷入困境后的必然逻辑结果,又主张“法后王”,提倡“为下不倍”,反对“生今反古”.他的这些政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为了证明“治体用刚”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他认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是“振纪纲”,而要“振纪纲”就必须“综核名实”,严禁士大夫聚众讲学,议论朝政.可以说,张居正继承并融贯了儒法两家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技术,形成了一种崇尚实学的实用主义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50.
灵肉分离的故事,始见于魏晋六朝,唐陈玄祐的《离魂记》述倩娘离魂,夜奔王宙的一段奇缘,可谓离魂故事系列的承前启后之作;元明两代传入中原的藏传密宗里,其修持的离魂"夺舍法",灵魂可以自由出窍,随意迁入他物之中。其二者为《西游记》作者勾勒悟空及其他诸神、诸妖元神出窍、变化题材,提供了多角度的创作素材与技巧,使得小说中的元神出窍、变化之术变幻莫测、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