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98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少奇参与制订了我国经济建设多项重大决策与方针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 ,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 ,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经济建设的目的。他的经济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62.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阐述了关于如何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农经济和富农经济,如何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等一系列私营经济的思想。重温刘少奇的私营经济思想,对于深化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具有伟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宣传工作是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新时期搞好宣传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刘少奇同志是我党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他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搞好宣传工作都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的思想对搞好新时期的宣传工作仍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4.
建国后,毛泽东和刘少奇在探讨农村合作化问题时,由于他们的理念不同在对待富农经济,先机械化还是先合作化,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合作化运动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两人的分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最初的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65.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刘少奇的家风凝聚着老一辈革命家的经验与智慧,充满着革命家庭的亲情与关爱,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它将历史与现实相链接,将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又因其去今不远,其人其事为我们所熟悉,因而更显示了它所具有的夺目光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曹晋杰 《中华魂》2011,(8):20-23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任书记,统一领导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敌后抗日斗争。此时,由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在皖南集中整编后,东进江南,北上皖东、  相似文献   
67.
王玉生 《中华魂》2011,(12):67-67
一九六一祸灾年,国家主席搞调研。下乡湖南一月半,实事求是究误偏。住所养猪空旧屋,床铺稻草布窗帘。走村过户访群众,纠正五风落实坚。  相似文献   
68.
认为刘少奇的工业化思想是他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核心,体现了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深刻思考。其工业化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搞工业化要兼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要把农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工业化必须加强民主化的建设;工业化应当采取多种经济形式等。其中尤其以他对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大力加强民主化建设的见解独具创见  相似文献   
6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对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必然性、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强调在学风上必须反对个人主义、切勿空谈,反对将理论学习与思想意识修养割裂开来,虚心向群众学习,并提出了"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联系实际"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宣传阵地予以高度重视.刘少奇的这些思想对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高其荣 《云梦学刊》2010,31(4):42-45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是五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应巩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不要过早消灭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