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17篇
  免费   1815篇
  国内免费   434篇
管理学   11799篇
劳动科学   1455篇
民族学   1139篇
人才学   1754篇
人口学   501篇
丛书文集   20640篇
理论方法论   4209篇
综合类   34356篇
社会学   4117篇
统计学   2296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1241篇
  2022年   746篇
  2021年   1350篇
  2020年   1312篇
  2019年   1310篇
  2018年   562篇
  2017年   1040篇
  2016年   1414篇
  2015年   2373篇
  2014年   5378篇
  2013年   4336篇
  2012年   4979篇
  2011年   5734篇
  2010年   5375篇
  2009年   5661篇
  2008年   6741篇
  2007年   5218篇
  2006年   4400篇
  2005年   4379篇
  2004年   4382篇
  2003年   3905篇
  2002年   3156篇
  2001年   2527篇
  2000年   1904篇
  1999年   868篇
  1998年   513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14年以来,高密市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依法行政两条底线不动摇,加强机制建设,促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三个强化",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强化依法行政的组织架构。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贯彻落实,综治单位分工协作,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推进内无障碍、外有配合。二是强  相似文献   
12.
陈丽杰 《理论界》2015,(1):46-49
雷锋的生命价值从历史、空间、境界三重维度上表现为延伸性、普遍性和超越性。雷锋的生命价值符合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需要,即符合人的超越性的要求、符合群体共同发展的要求、符合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要求、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要求,是对生命为什么有价值、生命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生命价值问题的直接解答。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户的地权诉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地权稳定、自主经营向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转化。这一变化的内在动力是农户急切希望改变承包地过于细碎化以及改善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条件。考察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就是农户的地权诉求决定农地制度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当下一些地方的农地制度创新试验和经验中再次得到证明。今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必须遵循这一逻辑,根据我国农户地权诉求的变化,实施农户自愿前提下的承包地连片重划,争取国家对承包地重划制度的支持,强化农民集体民主决策制度,地方政府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15.
杨霓 《学术探索》2015,(2):131-135
西方社会中个体的身份焦虑感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生、发展而滋生和扩散。人们在解决了身体温饱需求后,开始争取社会地位,以求赢得他人的尊重。这种心理的"温饱度"能够帮助人们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自我存在的确定性。王尔德一生中令人费解的种种行为可作为社会身份焦虑感的极佳诠释。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对身份的焦虑应被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所代替,才能实现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陆续发布,我国通用航空的市场已经逐渐明朗.与巨大市场形成反差的是我国关于通用航空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要保障通用航空的健康发展,认清我国通用航空现实的法律状况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当前,我国正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福建省晋江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文章基于晋江市三个镇(以T1镇、T2镇、T3镇表示)的三个村(以V1村、V2村、V3村表示)开展的案例调查,对该市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宅基地流转与退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通过问题导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宅基地的需求与依赖程度,文化传统风俗、农户就业模式是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流转与退出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传统风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影响;土地产权关系不明确、宅基地管理制度及流转与退出机制不完善、资金问题以及宅基地的经济潜力则是实现宅基地流转与退出这一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立足世情、国情、民情和党情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从历史选择到制度实践构成了我们在新时代夯实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从共同富裕到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制度自信特有的价值意蕴。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既需要大胆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又务必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以制度借鉴、制度实践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