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722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6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482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1155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37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制造业过度金融化将加剧"去工业化"和资产泡沫化矛盾,削弱制造业发展基础。现代经济金融化进程强化了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控制,加速了产业利润向金融资本的转移,并降低了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换的门槛。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日益显现金融投资倾向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驱动和强化了制造业的金融投资行为:(1)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弱化及盈利预期固化;(2)金融投机活动扩大及投资收益的虚高;(3)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公司治理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控制和改变。  相似文献   
992.
"去工业化"使欧美国家逐步从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向以高技术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然而长期"去工业化"诱发服务业过度发展,制造业相对萎缩,生产率增长放缓,最终导致对"再工业化"的内生需求。"再工业化"不是对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归,其实质是重构制造业产业链,重点打造高附加值产业。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应该坚持在制造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适度"去工业化",通过去粗放、创新制造业价值链条来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3.
信息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西部的重庆、四川和陕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相对发达,实证分析表明,这些地区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但由于在经济中的比重较小,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至于整个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太明显.在西部开发的新阶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对实现西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区位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建立医药制造业区位优势评价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对其进行简化和结构梳理,最终给出了全国28个地区的医药制造业区位优势先后排名,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以定量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结合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提出了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区位战略,即发展特色医药经济,打造产业发展增长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5.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面临重构和调整,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被赋予新的内涵。文章从中间产品和增加值贸易视角,基于WIOD数据库和WWZ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制造业国内增加值DVA和RDV比重上升,国外增加值FVA比重下降,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多环节生产的能力不断提升;2004-2018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度缓慢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呈下降态势,但前向参与度上升,中间产品出口增加值占比提升;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在参与分工中价值链提升及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异质性的影响。资源禀赋和生产环节技术密集度差异影响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和地位;计算机光电设备、纺织服装等制造业前向垂直专业化(VS1)程度有所上升,从依靠进口中间产品逐步向生产中间产品出口国位置转化。  相似文献   
996.
为更客观评价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运用最优和最劣两种包络面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别对选取的2012年85家机械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几何平均法组合对两种包络面结果进行了合理化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效率或最劣效率与组合效率排名存在偏差,利用组合排序结果更具有客观性;投入要素总量越小、波动幅度越大或者投入变量差额比越大,组合效率相对最优效率和最劣效率的排名变化幅度越大。基于以上结论,建议上市企业应该强化要素投入的均衡性和提高要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问题,以大连机床集团为例,分析了大连机床集团开放式技术集成创新的模式,研究表明: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监测、消化吸收以及技术集成能力,能够根据组织情景的变化利用已有的技术存量,并在装备产品开发的系统集成层面学习建构知识,提高企业自身产品建构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具有主要知识产权高端装备产品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998.
文章将微观企业的研发投入指标、财务指标与资本结构指标纳入到因素评判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进行了区分界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经验数据,分别测算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需求与成本,发现先进制造业在外部战略环境上存在着需求疲软与成本上升的双重约束。最后对中国先进制造企业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在环境保护视阙下分析了山东省制造业结构,根据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的高低选出山东省制造业中的"污染行业"和"清洁行业",分别分析两大类行业在产值及利润率、贸易、从业人数、外商投资及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态势,发现山东省在"产值及利润率"和"科技投入"两方面有加重污染的趋势,另外还存在污染行业产值及利润率高于清洁行业,及污染行业产品的贸易顺差额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货运周转量作为因变量,经济社会发展、流通贸易、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及固定投资五大类共13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区域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物流企业两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促进区域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政府应完善两业联动发展市场机制,打造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制造业、商贸业集群为依托建设物流产业集群;而物流企业则应不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资源共享,从竞争走向竞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