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6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945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51.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进一步同国际接轨了。对于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如按汇率法(人民币1元=7美元)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94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52.
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一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批驳,阐述了关于历史著作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柳宗元认为历史著作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写作内容应有所选择,应简洁,前后一致,并具有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也是其经学著作观,反映了柳宗元对经学文献的看法,体现了柳宗元的经学研究观念,反映了中唐时期经学、史学的变化。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与其哲学观、历史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3.
本文论述了自动测试(AutoMes)系统构建的软硬件要求,并论述了如何利用GPIB接口技术实现自动化测试.此方法将仪器和计算机巧妙的结合起来并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熊光明 《中华魂》2010,(3):63-63
湘粤赣交界农村调查偶感 行遍赣南又湘南. 沿途未扰饭一餐。 院中闲侃喝杯水. 田里畅谈抽袋烟。 学费免缴家长喜。  相似文献   
55.
诗书画印     
王忠范 《老年世界》2010,(23):31-31
前台隐迅陪高秋,四野无声偶怅惆。暂忘当年多动荡,黄昏霞彩正堪游。  相似文献   
56.
稿约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曾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编2007-2009年、2010-2012年CSSCI来源期刊目录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进入"中国期刊网"。本刊刊登有关文化、宗教、哲学、教育、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重要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57.
征稿启事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国内刊号CN11-4064/C,国际刊号ISSN1008-7729,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邮电大学主办。  相似文献   
58.
中回必须大幅度调整核能政策,因为核电大发展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难题——铀资源严重短缺。《中国能源亭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核能卷”给出的所谓“铀资源不是我国核电发展不可克服的制约因素”的“三大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中国如果仍坚持核电的“大跃进”,在2050年需求的天然铀储量至少是407万吨,中国能否括望从国际市场获得300余万吨天然铀资源储量,中国的快堆技术能否充分满足中国未来对核燃料的需求?为此,应制定中国核电发展的“天花板”;运用经济杠杆,大力从图际市场收购天然铀,中国核能应迅速转为面向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59.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编辑部投稿方式改为作者网上投稿、查稿、专家网上(http://www.buptsk.cn/)审稿。投稿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60.
莫建萍 《社科纵横》2011,(11):163-164
近年来高校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注重与社会需求、经济发展步伐的同向培养,为日趋国际化的各领域培养和输送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和外事接待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坚持走专业化、国际化的高校ESP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才能使高校毕业生更具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是各高校具备持续社会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