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67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81.
学者所质疑汉文帝二年“除诽谤妖言诏”中的“妖言”二字为“误衍”的说法,实不可信。通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所载“毒言”的爰书,以及《论衡》对“妖”、“毒”关系的考察,知道秦汉人视“祝诅”为“妖言”,并可与汉文帝诏文中“祝诅上”相印证。藉此确认文帝诏文中的“妖言”二字绝非多余。  相似文献   
82.
王家台秦简《归藏》是一部筮占书籍,书中有一些卦名与《周易》中的卦名相同或相近,占卜结果却截然相反。通过对比发现,两部筮占书籍在各自成书时人们的占卜动机、占卜目的存在着较大差异。《周易》成书应晚于《归藏》,是较《归藏》更加高级、更为实用的一部占卜书。秦简《归藏》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先秦筮占书籍的源流与易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资料,书中记载的许多神话故事、传说时期以及三代的传闻、历史故事,为我们订正其他传世典籍、梳理某些故事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3.
里耶秦简县"守"、"丞"、"守丞"同义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比较,里耶秦简和张家山汉简县之"守"、"丞"、"守丞"的职权范围和职责内容不同;查历史文献有关记载与里耶秦简所记官制实际大相径庭;从里耶秦简本身文例分析:县之"守、丞、守丞"互见、无别.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定:1.里耶秦简县之"守"、"丞"、"守丞"涵义相同,意指"长官";2.秦时县一级的长官"守"、"丞"或"守丞"即行"县令、长"之实,却无"县令、长"之名.  相似文献   
84.
《南都学坛》2019,(6):20-25
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一份乞鞫文书,整理者命名为"得之强与弃妻奸案",完整记录了一件强奸未遂案的复审情况,其中包括"得之"(人名)和其前妻"■"(人名)对案情过程的陈述以及案件发生地当阳县及其上级机关审案人员对该案件的审讯及复审结果。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这一案件发生及判决的全过程,可以对秦汉时期"弃妻"的权利及强奸未遂案判决的法律适用有全新的认识。据此推知,在秦代,"弃妻"离开夫家以后,极有可能成为单独的女户,与前夫之间不再有紧密的法律关系,而"弃妻"之子也大概率会归母亲抚养。另外,对于强奸未遂案,官府并没有专门的法条维护受害女性的人身权利,更多的时候可能是不追究或比照和奸、斗殴案件处理。  相似文献   
85.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套出土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其中第四卷中有《妄稽》篇一文,篇幅较长、叙述内容较为完整,其中更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妄稽和虞士两个思想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文中的对话、动作等描写能传递出人物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而反映与女性相关的教育情况。通过分析《妄稽》篇中虞士这个女性形象,来谈论关于古代女子思想观念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86.
秦及汉初简牍中,"致"除以"送达"的本义出现外,其他动词性质的内涵也相当丰富,甚至还有作为形容词或读为其他字的用法,多与其本义有相当差别。秦简中名词性的"致"通常都可释为一种文书性质的凭证或凭券,但使用场合互有不同,亦足见其为秦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汉初用于出入津关的"致"确实是一种通知书性质的凭证,需与符、传等出入关凭证配合使用。需要指出的是,此类"致"只是携带车马等重要物资出入津关时所必备的,不宜过度夸大其使用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87.
《中华魂》2021,(4):F0003-F0003
北京大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源地,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活动基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诞生地。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进入新时代,学院确立了"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建设原则和具有"北大气派、中国特色、世界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目标,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入选全国双一流学科。  相似文献   
88.
一批青年,引领时代的思潮;一所大学,影响国家的走向;一栋建筑,记录岁月的风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这座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工字形,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北大红楼,是我国最早烙刻下红色印记的地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一批引领时代风潮的先行者,在这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一件又一件扭转历史进程的事件从这里发轫,汇聚成改写中国命运的滚滚洪流;《吾人最后之觉悟》《文学改良刍议》《庶民的胜利》……一篇又一篇气势如虹的“檄文”在这里发布,将传统文化中的陈旧与腐朽逐一击溃;科学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一股又一股的思潮在这里交锋,一番“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成为引领中国前进方向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89.
秦国是我国战国时期最为富庶的一个诸侯国家 ,史载其境内“积粟如丘山”。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 ,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秦国仓法的认识。本文依据秦简《仓律》等材料 ,对秦简所反映的秦国粮仓封阝是制度、广会 籍制度、核验制度、负偿制度、行政人事制度、宿卫制度等进行了分析探讨。这充分显示出秦仓储管理制度的完备与严密 ,为我国以后各代粮食仓储管理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值得我们今天粮食部门借鉴  相似文献   
90.
张松 《南都学坛》2005,25(6):22-24
就已发现的资料来看,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中有关亲亲相隐制度的条文标志着该制度法律化的开始。秦至汉初,亲亲相隐制度在探索中发展和完善。不但范围扩大,而且对违反该制度的处罚也更加严厉。亲亲相隐制度是作为连坐制度的配套措施而法律化的。连坐制度的立法依据是为了提高刑罚上限,增加对犯罪的威慑。连坐制度有效性的一个基础是家庭中较强的亲情,而亲亲相隐制度正是为了增强亲情而设。连坐要分轻重,因此汉初的亲亲相隐也增加了亲等设计,即对父母与对妻、子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