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8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2447篇
劳动科学   131篇
民族学   414篇
人才学   184篇
人口学   284篇
丛书文集   3726篇
理论方法论   682篇
综合类   6700篇
社会学   876篇
统计学   1562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1240篇
  2013年   1032篇
  2012年   1212篇
  2011年   1204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146篇
  2008年   1287篇
  2007年   1097篇
  2006年   932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675篇
  2003年   577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汉代教育是汉代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它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汉代教育对社会影响的最主要表现是:汉代官吏的群体知识化和由此导致的儒者官吏对儒家政治、经济、文化理想的自觉实践;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全民共同心理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3.
我国加入WTO后 ,区域高校面临新挑战和新问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区域高校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 ,实事求是地认识、分析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劣势 ,寻求对策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发挥优势 ,克服劣势 ,走自己独特的道路 ;要有更强的紧迫感和发展意识 ;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营造开放的氛围 ;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4.
居民收入差距的数量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计算居民基本生活线,以此作为贫困线,对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的变化给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以可定量测度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数量界限,并对1990年和199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85.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成因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区域内要有充足的要素投入;二是区域内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在区际贸易中能获得较多的净收益.在不同的制度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投入的多少、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和区际贸易净收益的大小都将产生明显的差异,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或扩大.内蒙古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制度原因可归结为:中央政府的制度安排形成的外部约束;区域内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形成的内部约束.  相似文献   
86.
转轨期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区域均衡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府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多重目标:实现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矫正外溢性及其他经济政治目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终极目标追求的是区域间财政能力或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虽然在实现纵向平衡方面有明显成就,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区域间财政能力的均衡,但总体而言,从设计到实施,在矫正区域间的横向均衡方面缺乏成效,没能有效地控制区域间财政能力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要进一步发挥其区域均衡效应,必须进行转移支付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87.
吉林省地区间经济力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Kuznets倒U字假说,我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力差距的扩大。吉林省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地区间经济力的差距,以便促进地区的均衡发展,应该在省内形成以信息和高速公路网络为基础的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88.
本文针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都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以江苏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各要素间的关联程度,并对结果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89.
通过我国东、西部金融发展水平的比较,发现西部金融正处于一种迟缓发展状态,因而未能真正发挥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经过分析,认为西部应选择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道路,主动通过金融先行发展来加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形成了长三角新的区域优势,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的共识.那么作为区域合作的主体力量--企业,究竟以怎样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到底如何?对于企业来说长三角整合还存在着哪些障碍?我们于2004年四季度选择了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7个市的450家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就这些长三角地区企业在生产经营、人才交流、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协作关联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