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6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51.
李仁老、李奎报、李齐贤三位文人生活在高丽后期武臣乱政后的黑暗年代.他们通过承袭了从新罗末开始的解读陶渊明的传统并通过留学中国的高丽僧人亲身耳闻以及当时文坛刮起的苏轼热接受了"虎溪三笑"的典故.三位文人切入的角度有所不同,倾向性有所不同,但其诗文都阐明了儒、释、道合流的观点,赞扬了典故中表现出来的旷迭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脱离世俗的向往,肯定了陶渊明与慧远法师的人格.但文化冲撞中的误读现象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252.
"老虎"和"羔羊"是布莱克诗中很重要的一对意象,看似截然对立,却又同出于一位造物主之手——上帝。虎与羊的对峙体现了造物主的对称法则,即是善恶共存共生的元初。而作为造物主创造物之一的人类也不仅无法幸免于这种可怕的对称,而且兼具虎性与羊性——人类本性中具有虎羊二重性。  相似文献   
253.
奔跑的母亲     
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黑马!又见黑马!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 27岁的切默季尔,肯尼亚的一名农妇,因此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254.
清伟 《人才瞭望》2009,(9):67-67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我们目前已知的我国最早制定关于防治传染病法规的朝代。在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明确记载了秦朝防治传染病的法律措施。难以想象,秦朝人在那时已经做到了预防、确诊和隔离一体化的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255.
据河南濮阳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的蚌壳摆塑龙虎图案,和虎文化是狩猎文化,龙文化是农耕文化,论证中华虎文化的起源早于龙文化。又从虎岩画、殷墟甲骨卜辞中的“获虎”、古文献中虎壮军威以及黄帝陵之地形“龙盘虎踞”等文化事象,运用考古学、文献学与人类学等方法论证中华虎文化之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56.
257.
现代国家是一个庞然大物。面对可以吞噬一切的利维坦,一个社会处在驯服它、还是臣服于它的骑虎难下窘境。这样的处境,让国家运行呈现双曲线:控制住国家就得到良好治理的上行线,与无法控制国家而使其施政处于下行线。国家运行的上行线,让国家呈现昂然向上、生机勃勃的状态。国家的这一运行状态,不来自国家的权力意志,而受惠于驯服国家。国家运行的下行线,显现为一条从懒政、庸政、乱政、恶政到暴政颓变的线索,进而导致国家的结构畸形、制度安排不当、公职人员素质低下,并必然使国家运行于令人不满的颓势状态中,呈现在国家间竞争的失败结局上。在治国如骑虎的定势中,要么驯服这只猛兽,要么被其吞噬。因此,如果要让国家运行于上行曲线上,务必率先保证国家权力的皈依伏法。  相似文献   
258.
任宽 《民族学刊》2023,(10):38-45+151
虎文化叙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发展轨迹来看,虎叙事从先秦至明清,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三个阶段,深植于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王权一统和秩序建构、抗争意识以及虎信仰与儒家思想共融是虎叙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典表述;对当代虎故事文本的行政分布、族群传承和故事类型的考察揭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具历史的延续性与现实的发展性。虎文化叙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巩固集体记忆、共铸民族品格和强化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指向是对共同祖先的认同和尊崇,以及由国家一统与抗争意识带来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及道德风尚良好的大同盛世。对虎叙事这一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思考,将有助于增强各民族价值观念的同一性和共同性,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