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3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文章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超契约视角研究工科院校教师激励问题。文章基于工科院校2011—2013年教师样本调研数据,实证分析职称晋升、声誉激励分别对教师工作绩效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职称晋升、声誉对教师工作绩效有显著激励作用。具体地说,职称晋升对教师工作绩效的激励作用具有“时间效应”,更多地体现为“事前激励”;而声誉对教师工作绩效的激励作用相对具有“持续性”,但声誉激励的范围更侧重于有职务级别的教师。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教师激励机制提供了实证支持,为解决目前工科院校教师“没心思没动力投入教学科研”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现代企业理论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归纳为报酬机制、控制权机制、声誉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四种主要类型,在这四种机制中,报酬机制是制定显性激励机制的关键。同时,四种激励约束机制之间并非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替代和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这四种激励约束机制会对经营者的行为起到综合性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局长刘易斯-福瑞琦曾就宾州娈童案丑闻写过一篇详尽的调查报告,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内幕是4位大学高级官员为了避免丑闻对学校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进而隐瞒了橄榄球教练杰瑞·桑达斯基虐待儿童的罪行达19年之久(1998-2011)。  相似文献   
14.
吴元元 《中国社会科学》2012,(6):115-133,207,208
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威慑何以有效?这是破解食品安全监管困境的关键所在。基于繁重的执法负荷与稀缺的公共执法资源,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创新治理形式。声誉机制创设的威慑充分虑及企业的长期收入流,借助无数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深入作用于企业利益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能够有效阻吓企业放弃潜在的不法行为,分担监管机构的一部分执法负荷,是一种颇有效率的社会执法。但是,声誉罚的要义在于信息高效流动,而现代食品行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鸿沟使得消费者很难自发形成强有力的声誉机制。应当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为中心,建立全程整合信息生产—分级—披露—传播—反馈的法律制度系统,确保企业违法信息迅速进入公众的认知结构,为消费者及时启动声誉罚奠定基础。同时,应当以声誉机制的适用为契机,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的社会治理之道,回应执法历史发展所蕴含的成本逻辑,实现执法优化。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的发展,对于促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升科技文化国际交流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办好中文科技期刊是科技界、出版界、政府以及全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在梳理、分析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深入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在科学运行机制中的功能作用及其管理体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商业周刊曾经做过一项调查:64%的公司主管深信企业声誉主要来自CEO声誉。英国也有类似的调查:49%的意见领袖认为CEO声誉的好坏决定了企业声誉的好坏。整体来说,CEO声誉对企业声誉的贡献度高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他认为,联华盛世已经建立起了最核心的服务能力和优势——声誉管理.而这就是公关工作的本质,也是所有企业“免疫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首要机制是声誉激励,然而这一机制的有效性在中国却长期囿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而未得到充分检验。基于此,本文首次根据百度中文搜索引擎数据反映的社会知名度来衡量独立董事个人的社会声誉激励强度,进而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视角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社会声誉激励效应——也即所谓的明星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聘请了高社会知名度的明星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低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即明星独董显著降低了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而且这一结果主要反映在薪酬政策不受政府管制的民营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相关的文献,特别是揭示了独董不能发挥作用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从会计专业独董的视角研究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专业独董的声誉对企业盈余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受聘于大股东掏空严重、低市场化进程地区企业和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的高声誉会计专业独董上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在使用不同的盈余质量度量方式、不同的独董声誉度量方式、控制了内生性因素后依然成立。本文的结果表明,高声誉的会计专业独董能积极发挥治理作用,提高盈余质量。本文为独立董事声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声誉机制能激励独立董事维持其独立性,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这对于当前我国不够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体系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防范招投标过程中的合谋,建立和培养科学合理的招投标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将KMRW声誉理论引入招投标的机制设计,分析了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招标人和投标人在重复博弈中的行为策略。结果表明,声誉因素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是一个很强的约束,即使是"坏"的投标人在长期博弈中也有不进行合谋的激励。在声誉约束机制的诱导下,企业将选择合规的经营行为,从而在宏观层面上体现出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企业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