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94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历代关于《郑风·风雨》诗旨的解读,主要有“情事说”、“怀人说”与“政事说”等三种解释,其主要分歧在于对诗中“君子”意象的释读,其成因为后世读者在不同时空下的适时接受。从人类学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诗中与男女情爱有关的“风雨”、“鸡鸣”两种意象,可知《风雨》本为一首情诗,表现了女子与心上人重逢时的喜悦。“君子”应为女子的心上人。与不得已,早期“情事说”最近《风雨》诗旨。  相似文献   
462.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重要的赋家,他的赋美学意识和思想对魏晋六朝赋美学具有开启性的历史意义,他明确把赋文学的本质定义为对赋言之美的创造,赋家对赋言之美的创造也即是赋家对赋之意象和气韵的审美创造,强调慷慨悲壮是赋美的基本精神。他将审美之赋从价值论方面定性为小道,反对赋文的审美创作可以令赋家收获自己生命的不朽,他的赋观在这一点同曹丕的文章不朽论直接对立,对立的背后,隐约可见曹植同曹丕在政治上各自处境、位势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决定了他们对赋文创作是否具有审美救赎功能有了各自不同的认知。  相似文献   
463.
王洪军 《求是学刊》2023,(2):163-172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建安时期,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打破了汉代以道德文章为标准的程式化人才选拔方式,大量辞章氤氲而又个性鲜明的文人脱颖而出。曹操、刘备、孙权政治集团,尤其是在曹氏父子麾下,聚集了众多擅长文学、辞采斐然的士人,由此形成汉末三国以文采见长而精彩纷呈的文学画卷。三家归晋,能够和敢于入洛仕进的“亡国之余”,唯可凭借的即是自身的才学,而个体的才华和能力大多体现在文辞富艳、辞采华美、深情低回的文学创作乃至文学风格上,由此出现了晋世群才雕采饰藻、挺拔峻峭的文学特色。时代不幸诗家幸,汉末魏晋易代的人才流动,因才情为文学,呈现出传统中国文学史上色彩斑斓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464.
杜牧的艳情诗以男女之情为中心,跟其它高雅题材内容融合,能够俗不伤雅英国议会议员,雅不避俗,达到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词体文学作为艳科,正是源自于它俗艳婉约的风格.而词的雅化也必然带来词体风格的转变,即在香软靡艳的婉约词风基础上,向俊逸雄肆的豪放词风转型.  相似文献   
465.
正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中华民族对龙甚或龙年无不感怀至深,帝王自称真龙天子,百姓亦称龙的传人。龙有兽的野性,更有人的悟性、神的灵性,其间寄托着人们对龙年风调雨顺的无限向往。龙年伊始,万象更新。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唐宋八大  相似文献   
466.
467.
南朝齐梁时期 ,皇权政治取代了门阀政治。齐梁君主对门阀士族的基本态度是 :改朝换代之际 ,利用门阀士族来装点门面 ;让他们充当御用文人 ,以满足自己对文采辞章的偏爱 ,仅此而已。与此同时 ,门阀士族政治、经济地位则一落千丈 ,代之而起的是寒人对中央、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权力的全面控制。士族也曾试图改变这种生存处境 ,然而进退失据 ,应变无方 ,自处乏术 ,最终走完了自己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468.
说余秀华是“农民诗人”,并不完全贴切,准确地说她是一个生活在农村写诗写得很不错的农村诗人;她最让人关注的是情诗,譬如,她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人们可能觉得“生猛”了些,但这对于余秀华来说是出于她的切身体验,诗是真实感人的,它没有装腔作势,它直率,甚至可以说天真,余秀华的真爱包括情爱和性爱,她想象中的爱以及写出来的情诗非常真实动人;余秀华是有写诗“天分”的,大家应该对余秀华多些包容。  相似文献   
469.
任明华 《齐鲁学刊》2023,(2):131-138
王世贞编选的45卷本《艳异编》共431篇作品,目前篇目来源的考证存在不少错误,且未考出者尚夥。经比对,《艳异编》作品的直接来源至少有54种以上,其中有61篇录自15部史书,341篇选自28种小说、笔记,29篇选自11种丛书、类书、文集等。这体现出王世贞追求“艳异”的审美观、史稗相通的小说观、诗歌与散文相融的小说文体观。《艳异编》卷三六《宋朝》直接选自明陈士元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月序刊的《论语类考》,又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被寄给徐中行,则《艳异编》成书于1561—1566年。  相似文献   
470.
南朝文学盛于北朝的重要原因至少有五:(1)中国经济重心 的南移;(2)南北朝文学基础不同;(3)南北朝社会条件存在差异;(4)南朝统治者更为提倡 文学创作;(5)南北朝文学集团影响有差。总之,原因是多层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