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51.
本文就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土地占有关系的非制度化、市场的财政性质以及历代改革之类型这三个问题,作了历史的和理论上的分析和评价。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1)土地占有关系的非制度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的非制度化;(2)国家的经济政策,根本是以财政为中心的,而市场则被国家作为其组织财政的工具;(3)中国历代改革之类型——征农型、征商型,农商并征型——实由以上两点及其相关问题所决定。  相似文献   
352.
共时性不仅支配着结构主义的语言学革命,而且对文学领域亦具有重大作用。《占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在创作中对共时性艺术的有效运用。本文拟从形式、内容两个方面阐释《占有》的共时性艺术特征。并分析作者实现共时性叙述的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353.
在人的生存方式理论中,弗洛姆指出,以钱易物的方式为“重占有”消费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建立外部自我感是“重占有”消费的实质,而永不满足是“重占有”消费引起的后果。弗洛姆对“重占有”消费的批判对新时代我国防范和化解消费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354.
宋夏西北缘边分布着大量的蕃部族帐。北宋中后期,在汉地农业文明的影响下,这些蕃部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其封建土地占有制及租佃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55.
行为人非法获取他人犯罪所得赃物的案件时有发生,对此应能否认定为相应的财产犯罪,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困惑,其反映在刑法理论上,则表现为财产罪法益上“本权说”与“占有说”两种不同立场。笔者认为,坚持“占有说”立场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关系的发展状况相协调,而且,更能体现刑法对财产所有权及其它本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56.
近现代民法上的占有制度乃是罗马法占有制度与日耳曼法占有制度交互作用、共同孕育的产物。占有制度的价值功能在于维护财产占有秩序和交易安全。中国物权法应确立由所有权、他物权和占有构筑起来的物权法体系 ,而没有必要突破这一传统的物权法格局。  相似文献   
357.
明以降是湖北省渔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的许多渔产归于宗族、村社名下,成为群体的共有财产.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防止资源流失,族群会通过各种手段对渔产进行争夺;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渔产的转移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另外由于水域资源的复杂性,渔产与属于同一水域的其他产权发生了分割现象,这就使得渔业产权的确定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状态.渔业产权的宗族占有形式及对其产权的争夺、转移及分割对当时湖北省渔业乃至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8.
359.
台湾地区“立法院”于2010年1月5日修正了“民法”用益物权和占有章。用益物权和占有章所修正的内容体现了法律现代化的要求。在用益物权章,修订了地上权的规定,鉴于土地立体利用之需要,增订区分地上权;废除永佃权的规定,增订农育权的规定;地役权章的修正非常大,鉴于需役及供役之客体已经从土地扩张至其它不动产,为符合这一变化,将“地役权”之章名修正为“不动产役权”;此外,关于占有的修正,增订了占有权利推定之例外规定;修正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等。  相似文献   
3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