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7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首先综述行为劳动经济学在激励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而构建一个基于"外生薪酬参照系"的不平等厌恶模型,将行为劳动经济学的"不平等厌恶"理论用于国企高管薪酬分析:发现"不平等厌恶"是高管在职消费提高的主要原因,建议应该降低政府干预和薪酬管制。  相似文献   
42.
利用几何谱风险测度GM控制套期保值中组合资产的极端损失风险,建立了基于GM的期货套期保值优化模型.本模型的创新与特色一是现有研究的传统套期比、最小方差和VaR最优套期比模型仅仅是本模型最优套期比的一个特例;二是通过几何谱风险测度GM的风险厌恶函数对较大的极端损失赋予较大的权重达到了控制极端风险的目的:三是通过几何谱风险测度GM的风险厌恶函数对极端损失客观赋权改变了风险偏好人为给定的随意性;四是模型得到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由投机需求和纯套保需求两部分组成,反映套期保值者的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43.
提出了非参数ARCH-M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局部估计方法。对2000-2005年间中国A股日市场综合收益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风险厌恶的度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常数风险厌恶模型相比,非参数化后的ARCH-M模型能较好地捕捉了变化趋势,且模型的预测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经理人隐藏行动、努力成本和风险厌恶态度对经理人激励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基于标准委托人-代理人模型,但放松其关于经理人行动不能影响企业风险的假定,而采用更接近现实的假定--企业风险至少部分内生于经理人的行动.通过研究,本文将经理人激励明确细分类为努力增进激励(βeffort激励)和追求风险激励(βrisk激励)两类.为实现βeffort激励,经理人报酬只需是企业业绩的线性函数即可;但为实现βrisk激励,经理人报酬应是企业业绩的凸函数.  相似文献   
45.
利用风险厌恶研究了期望效用函数,给出了实用价值较强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46.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具有损失厌恶特征,面对损失时,投资者表现出风险喜好,而面对盈利又会变得风险厌恶。而计算实验金融模型研究表明:损失厌恶投资者的存在不仅能够提高市场收益,减弱市场波动,还能有效降低价格与基础价值的偏离程度,从而提高市场质量。因此,深入研究投资者的损失厌恶特征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机理对于市场监管、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7.
肖雁 《学术探索》2005,(1):20-24
要树立领导干部理性的政绩观,内生约束与外生机制是共同的作用力,心智模式的引导是理性政绩的内生约束,外生机制的建立是非理性政绩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48.
利奇根据英国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顾曰国根据礼与礼貌的联系归纳了中国式礼貌的五个特点,并对两种文化的礼貌原则作了对比.本文就顾文中提及的礼貌原则中的同情一条作了进一步考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论证,提出同情准则作为一条准则也适用于现代汉语.但是,同情准则在汉语中的体现与在英语中的体现不尽相同,这与两种文化和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49.
实证研究发现,以中国市场的股票和债券为资产投资标的,并以基金投资人效用函数值最大化为目标,在满足基金投资人不同风险厌恶水平的约束下所求得证券投资基金最优的资产配置结构中,基金投资人风险厌恶水平越高时,资产配置结构中的高风险资产的比重也愈低,反之越高.  相似文献   
50.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如何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接轨,实现更高的养老效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开始,山东等地出台了养老金一次性补缴政策,允许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内的企业职工通过一次性补缴参保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是,担心养老金领取金额低于缴费金额的顾虑导致了参保意愿不足的情况.本文采用行为金融中的CPT(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累积前景理论)效用描述参保人在有限理性下的风险偏好,并计算这一保守估计下的养老金补缴内涵价值.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对损失的厌恶以及主观概率的扭曲,实际补缴金额仍显著低于其内涵价值.此外,在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后,持续缴费至退休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