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52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基于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基本原理,评述了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和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其在农业、医药和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此外,还分析了此技术在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英汉词汇的外层由明示的词音、词义等组成,直接参与交际活动,属于语言界;中层由意念的理据构成,管约着词语创制行为,属于认知界;里层由经验的社会因素聚成,是词汇和其理据生成的原料,属于现实界.这三层共同构造出一种语义三角关系,与当代认知语言学坚持的“语言·心智·现实”的基本原则一致.中层的理据位于三角关系之顶点,关联着语言界与现实界之间的互动,因此我们可采用词源追寻、语素义辨析、内部形式探求等操作方法,考察理据是如何促进语言专业学生进行英汉词汇习得活动的.  相似文献   
63.
两个同义或近义的字分别跟另外一个字组成意义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别的词 ,形成双音复合词中的“一字之差”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语言发展中的造词偶合、词义演变及适应新事物产生的比照造词。  相似文献   
64.
许多语言学家都曾提到隐喻的系统性,但究其运行机制论述得很少。故从意义的角度,试以其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为切入口,分析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认为意义中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在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根据活动能力汉语里的语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即在一切场合都不成词,它们只是非成词语素;另一种是同一语素在一种组合里是词,在另一组合里则是语素.现代汉语语素更多的是第二种现象,"可"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66.
英语和汉语虽然分属于综合型和分析型语言,但是二者在构词语素的基本类型、构词法则以及词语的基本结构类型等方面仍具有较多的共性,反映出了人类思维模式的普遍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67.
汉语前缀发展是一个开放和动态的过程,其中外来语素的前缀提取在汉语前缀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外来语素的前缀提取途径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意译提取与辐射效应、音译提取与意义扩大、字母语素提取与领域增加。以频次为参照的"能产性"可以为解决汉语前缀定位分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8.
传统逻辑和汉语语法在内涵和外延等方面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对应联系。在妥善处理传统逻辑内部以及传统逻辑和汉语语法之间诸多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设定一定的逻辑表述模式和动态流程,可以构建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汉语语法的逻辑证明系统。  相似文献   
69.
反义词和同义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两种不同的现象,反义词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其独特性和优势,在表达词的对立同时,能够体现语言鲜明性,使语言更具表现力。本文从反义词入手,分析颜色反义词的判定,认为颜色反义词的词性和语法意义要一致、词汇意义要相反或相对并且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定,并通过定量统计,试图探讨现代汉语中颜色反义词的构成情况和特点,加深对现代汉语反义词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70.
汉语构词法研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有许多构词方式尚未被认识,传统认识上还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实际经验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看法,分析了几种基本结构类型之外的构词方式,它们有连动式、兼语式、紧缩式等等。本文还就词缀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张判定词缀要依据三条原则:语义虚化,构词能力强,位置固定。要严格标准,不应当把词缀扩大化,以免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