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8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860篇
劳动科学   141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154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1603篇
理论方法论   337篇
综合类   3694篇
社会学   836篇
统计学   8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论公平就业机会--美国劳动就业中反歧视法律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美国劳动力市场也存在着歧视的问题,甚至还更为严重。为了避免企业因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最初国家来源、性别、年龄、残疾等因素而对就业者采取歧视性行为,美国制定了严密的法律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深入研究和积极地借鉴这些法律和措施,无疑会对我国当前培育健康、公正、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心理挫折是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阻碍、干扰而产生的焦虑、紧张、愤懑或沮丧、失意的情绪性心理状态。教师的心理挫折 ,一般有客观上的原因 ,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就目前情况分析 ,其客观原因诸如职称未获晋升、家庭成员下岗待业、生活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人际关系冲突激烈、天灾人祸等突如其来的遭遇等等。主观原因诸如个人需要与国家、集体利益的矛盾 ,能力与任务之间的不相适应 ,性格软弱、缺乏挫折耐性等等。教师心理挫折的种种负面效应常能导致当事者工作情绪低落 ,教学水平波动 ,这些状况显然有碍教师的身心健康 ,亦不利于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3.
之一:领略一下传说中的百老汇舞台对许多人而言,百老汇的舞台一直是停留在电视中、停留在书本介绍中的。这次可以最近距离目睹家门口的百老汇舞台,何乐不为?《音乐之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未曾领略过的百老汇的舞台,简洁的舞美不华丽,不抢戏,但可以如期让全剧快乐的情绪感染自己,这个期盼值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24.
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二者既相互区别,又是紧密联系.文章阐述了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各自含义,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进行法学探讨.  相似文献   
25.
从2008年3月14日中国拉萨一小撮藏独分子发动打砸抢烧暴乱,到4月30日北京奥运圣火完成在境外传递回到中国境内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全世界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在中国.从受众来讲,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清晰地目睹过中西新闻媒体对于同一事件报道的巨大反差,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地领略过新闻报道中事实的力量.尤其是在读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人们都在问,究竟是传播事实,还是传播愿望?  相似文献   
26.
保护合同信赖利益历来为法律所重视,在大陆法系国家,它是通过对缔约过失者适用缔约过失责任来实现的,而英美法系则是建立在"允诺禁反言"规则之上的,两大法系就此问题的着眼点及在信赖利益本身所属制度的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这两种制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7.
将情绪智力理论应用到领导领域的研究近些年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情绪智力角度分析领导领域最热门的研究之一—转变型领导。在简要分析情绪智力两种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转变型领导理论界定影响转变型领导的情绪智力因素。拟为转变型领导者的培养提供情绪智力方面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笔者基于翻译的“符号转换”和“意义再生”的“跨文化交际”性质,从认知与交际的功能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以语言文字“心理剖析”先明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论”与以“语用推理”确定行文“最佳关联”的“关联论”在本体论和方法论阐发上的殊途同归。论证了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结果与“最佳关联”的“推理”结果,都是语言符号转换的“依据”和意义再生的“本源”,旨在揭示“剖析论”高屋建瓴,“关联论”条分缕析,所遵循的都是以原文意义“再生”为取向的“忠实”原则。“剖析论”与“关联论”一样,对指导翻译和翻译研究与批评具有潜在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9.
事实与价值──决策中的两类前提、两种评价和两种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行为决策的角度出发,对价值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在行为决策中,存在两类范畴不同的前提:即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两类前提之间的不可化约性决定了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价时会有两种不能相互替代的评价:即真值评价和价值评价。事实上,两类前提的具备和两种评价的进行是在两种过程中完成的;即与事实有关的认知搜索过程和与价值有关的欲望水平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30.
传统民族志的文化书写在小说与民族志之间人为划定了严格的界限,它重视概括性事实而回避故事讲述和故事中的单个人物,更谈不上中心人物的深度塑造。实验民族志这种书写范式的出现为借用小说叙事和人物塑造来集中地、戏剧性地展示对象的人文事实、心理事实及其内在意义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