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30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所谓的学生的“反抗期”,顾名思义就是指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至5岁和12至15岁分别有两次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以这种逆反为特点的表现,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反抗期。而这种反抗期主要指依赖和自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因为对立而造成的子女和父母、老师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纠葛等。而我们所说的第一“反抗期”是指2至5岁幼儿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表现出什么事都要自己做,比如说,小孩子自己吃不好饭,大人帮助他,可他偏偏不肯,硬是要自己吃,你要是不让他做,这使得他就会大哭大闹。本来很听话,表现很乖的孩子一下子就失去控制和约束到了这个时期就会表现躁动不安,不听大人的话,自以为是,很顽皮倔强,执拗得很;而12至15岁处在青春期的我们管它叫做第二“反抗期”。  相似文献   
22.
加缪的疏离哲学思想蕴藉着其生命存在体悟的独异性,浸染着一种人生"未曾投入,却已疏离"的本真存在感.加缪在揭示此点的同时,更是向人们指明了面对疏离与荒诞,人要敢于承担无意义的世界.加缪以谨严而洗练的笔调刻描着当下人类存在的真实境遇,从生命本身的存在意义视角,无比有力地彰显了疏离的人生哲学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3.
民国初年在广东执政的革命党人从革新教育、改变观念、改良习俗、改进风气以及改造市政等多方面谋求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推动近代社会的变革,却遭遇了具有很强"趋新"与社会参与意识的地方精英之强烈抵制,表面上看这是新旧知识体系的冲突与较量,实则是地方精英对革命党人政治排挤的一种反抗。广东军政府推动社会变革的艰难局面典型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社会基础之薄弱与策略失误。  相似文献   
24.
采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立足于已有的相关资料,并在对其研究、整理的基础上重返当时的文学现场,以探析《今天》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所面临的尴尬生存境遇,透视其在“文化反抗英雄”外衣下所隐藏的巨大焦虑.  相似文献   
25.
中国的鲁迅与奥地利的卡夫卡虽处于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都能够超越时代语境,对人以及人的生存处境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深刻地思考了20世纪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出路何在等问题.绝望与反抗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两个彼此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鲁迅与卡夫卡在个人经历、精神气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正是他们精神世界中的绝望与反抗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6.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它意味着以个人的姿态反抗集体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为主体独立和人性自由赢得了一定的美学空间.同时,它专注于个体私人经验和欲望体验的表达,无可避免地堕入了文学自恋的泥潭,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运作的消费规则.  相似文献   
27.
浙江三位先锋小说家余华、王彪、艾伟分别从人性的层面、欲望的层面、记忆的层面对存在进行了相同的极端书写,描绘出了一幅相同的绝望的生存景观,又都以各自的方式对这"绝望"进行着反抗.  相似文献   
28.
当前女性诗歌的解读与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诗歌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极为活跃又极为寂寞的状态.一批女诗人不断推出新作力作,以敞开女性血肉真实的"躯体写作"语言方式,惊世骇俗地抒泻着女性千百年来一直压抑在心中、死灭于潜意识里的性爱本能欲望的冲动与渴求,力图将女性"被遮蔽"、"被言说"的历史,改写成"完全敞开"、"主动言说"的历史,表达了对男权制度、男权意识、男权话语的一种极端化抗议与颠覆,显示出一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交互渗透的文化反抗的积极意义.但这种"女性肉体写作方式"也包含着不可逃避的悖论与致命的偏狭.  相似文献   
29.
一个纯真脆弱的童话世界——论顾城的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顾城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结合其人生历程 ,性格心理类型分析了顾城诗歌的创作特点。试图通过诗歌来诠释探询复杂丰富的诗人内心 ,同时 ,又通过诗人的性格心理类型 ,来阐释一种诗歌风格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郁达夫为文坛贡献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并赢得了一个时代的青年们的共鸣.历来,人们多是用颓废一词来形容郁达夫的风格.论文通过分析他独特的言说方式--身体言说,从疾病、性和死亡三个方面来说明:郁达夫的言说方式在风格上成就了他的沉沦和颓废,但在本质上完成了他的反叛.他在对自我欲望的真实而大胆的剖白中完成一个失望苦闷的时代青年对祖国沉沦的反抗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