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30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晓 《山西老年》2008,(9):59-59
杨医师:我父亲今年70多岁了,近年来,我发现他变得很冷漠,对亲人甚至孙辈也没有多少热情,对家里的事情也是不闻不问。每  相似文献   
3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的觉醒和反抗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主题。曹禺先生塑造了繁漪、陈白露、愫芳三位身处黑暗而渴望光明的女性形象,通过描述这三位女性在觉醒和反抗过程中各自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形象地揭示了在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中国女性追求解放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3.
冰心老人曾说:眼因为流泪而愈见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加温厚。也有人曾说:世间本就是一个杂乱的堆积场,而人们都是些没来由的杂物。更有人说:世间没有绝望的境地,只有绝望的思维,挺起你的脊梁,学会坚强,那么绝望也只是一抹轻轻擦拭而去的泪痕。  相似文献   
34.
"立法正确"的神话诞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的扩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新国家学说"所主张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为理论基础.首先,它主张立法形式的正确性,要么将立法内容交由权力决定,使"恶法亦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么认为内容出自形式,这纵然令人向往,但终究是个"神"的问题.其次,它假定立法内容的正确性,立法者不颁布"卑鄙的"法律,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立法实践,使这一假定成为彻底破灭的神话."立法正确"的基本神话,可推出另外两个神话:⑴禁止法官造法和准确把握立法原意;⑵启蒙百姓懂法.同样,这两个神话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文章还探讨了"立法正确"的神话破灭后之可能出路:一是人民的反抗权难题;二是法官如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35.
学生的力量     
年仅23岁的葛依柯艾查(Yon Goicoechea)可以说是乌戈·查韦斯总统的梦魇。 葛依柯艾查是委内瑞拉大学学生运动已经卸任的秘书长。在他的领导下,成千上万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反抗国内的强权政治。这是查韦斯统治10年来第一次遇到一支反抗力量能够以合法的方式成功地挑战总统的权威。  相似文献   
36.
"立法正确"的神话诞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的扩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新国家学说"所主张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为理论基础。首先,它主张立法形式的正确性,要么将立法内容交由权力决定,使"恶法亦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么认为内容出自形式,这纵然令人向往,但终究是个"神"的问题。其次,它假定立法内容的正确性,立法者不颁布"卑鄙的"法律,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立法实践,使这一假定成为彻底破灭的神话。"立法正确"的基本神话,可推出另外两个神话:⑴禁止法官造法和准确把握立法原意;⑵启蒙百姓懂法。同样,这两个神话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文章还探讨了"立法正确"的神话破灭后之可能出路:一是人民的反抗权难题;二是法官如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37.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余华"先锋小说"中表现出的对死亡、灾难、暴力的迷恋以及自觉的文体意识,一直是评论者关注的焦点,但却鲜有评论者从他"先锋小说"中的孩子形象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实际上,余华通过对孩子的游戏方式、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成人世界的关系的描写以及颠覆对孩子纯真、善良的传统认知,实现了他奉行的"另一种真实"的创作理念,传达了深刻绝望的后现代情绪,也完成了将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深入探索,是对现当代文学中孩子叙述的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38.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完整性、丰富性使其具有许多与希腊神话相似的原型人物。将两种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男女性别原型——"反抗的智者"与"红颜祸水"——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男性原型往往智慧英勇、敢于反抗,女性原型大都美貌动人、引来祸端。两种神话中的性别原型所隐含的共同性别意识为:男性的主导性与智能性、女性的从属性与诱惑性,它们都是根植于早期人类心理之中的共有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39.
作为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中的两个重要的女性形象,伊丽莎和凯西在小说中的悲剧命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以及她们最终的大团圆结局也是对于受压迫的奴隶们的一种很好的鼓励。本文分别从伊丽莎和凯西的悲剧命运着手,分析了她们对此做出的反抗。事实证明,她们最后的团聚是她们反抗精神的最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40.
文章探讨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好人难寻》中的象征意义,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及其现实意义。读者可以感受到宗教思想对她的影响和美国的南方留在她身上的烙印。文中勾勒出了社会上的一些心理畸形和思想堕落的人物,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暴力和悲剧性结尾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文中恰当运用了讽刺、幽默、象征的艺术手法,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及其最终结局。同时,残酷与仁慈完美的结合不失为解决人性罪恶与上帝真理之矛盾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