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反贫困制度和道路可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基本道路和具体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反贫困基本制度和基本道路思想,邓小平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导下,全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反贫困具体制度和具体道路的研究成果后发现:正是反贫困基本制度和基本道路与具体制度和具体道路构成内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完整性,才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反贫困制度和道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制度和道路。这一制度和道路的理论集大成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反贫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在指导中国反贫困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由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角度进一步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制度和道路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12.
张晓兵 《职业时空》2009,5(3):13-14
加大反贫力度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要加大反贫力度、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确定目标,然后采取科学的思路及对策.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从2008年6月开始,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了广州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广州市荔湾区花地街开展“扶贫与扶志,救助与就业”城市反贫困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依据以“扶贫”为目标,“扶志”为辅助,“救助”为保障,“就业”为根本的工作思路,在城市贫困家庭中开展能力建设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杨凡  甄贞  岳文 《经营管理者》2013,(27):308-308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地区的开发式扶贫可以说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集中体现,此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继续实行地困境。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制定要在以预防为先的理念下,继续以投资于人力资本建设为导向,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最终构建一个基于社会分层的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16.
农村反贫困模式的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研究的理论课题。通过对开发式反贫困、小额信贷反贫困、异地开发反贫困、对口反贫困以及企业反贫困等农村反贫困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综合现有各种反贫困模式的优点,认为政府支持背景下农户参与式反贫困模式——“政府+中介组织+贫困农户”模式才是符合农村贫困地区特点、可行、易操作的反贫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路径,即人的思想观念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诠释了"读书无用"、"知识无用"、"读书不如打工"等功利主义思想,淡薄的生命、健康、卫生、优生、优育思想,好选恶劳、不劳而获等剥削阶级旧思想,"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封建生育养育思想,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思想等五类农民典型落后思想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具体机制和路径.通过对中国反贫困历程的反思,得出"贫困者自身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乃贫困之总根源"的结论,提出"思想观念反贫困乃新时期农村反贫困模式之必然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56年来反贫困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除贫困是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是世界反贫困事业的积极实践者。对新中国56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6年来反贫困的历史进行回顾,一方面有利于总结我国扶贫开发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为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战略目标、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启迪;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世界的反贫困提供经验选择。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遐 《学术界》2007,(6):247-257
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贫困概念、贫困的测量、贫困发生和再生的原因以及反贫困的对策研究,文章以社会学的视角从贫困的类型学、发生学以及行动实践等几个方面对贫困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和述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配置加速,在反贫困进程中的家庭经济利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强烈关注,成为反贫困领域的前沿问题.利用家庭经济开展农村反贫困的研究焦点是农村家庭如何选择和调整其收入结构、家庭生产产出以及家庭内部的产权安排等以实现家庭经济,应对各类贫困致因.研究目的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政府帮助、企业扶贫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和家庭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拓展扶贫开发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