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待问,字葵孺。号献衷。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进士,官至户部尚书。他倡捐或捐资重修祖庙灵应祠门楼(现祖庙内的崇敬门和端肃门),鼓楼,大修灵应祠和复筑灵应祠照壁。亲自题灵应祠“紫霄宫”匾额,紫霄官前和三门前中门的对联。捐资重修佛山通济桥并建凉亭于桥的左畔。他对佛山的拳拳桑梓之情,在此一一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82.
我国古建筑分布很广,而且多为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毁灭性破坏.在分析古建筑火灾隐患和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建立了景区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的熵权可拓模型.以丽江古城为例,运用Matlab7.0软件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并通过熵权可拓模型对丽江古城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最后基于人—机—环境—管理四大要素提出古建筑火灾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83.
建筑作为人类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所显示的艺术审美蕴涵了一定的哲学意义。通过对山西具有代表意义的佛教建筑群、民居建筑群等古建筑的考察研究,认为山西古建筑的哲学内涵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一、蕴涵了古代“上下有序”的伦理观念;二、蕴涵了古代“不偏不倚”、“尚中”的人生理念;三、蕴涵了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相似文献   
84.
保护古建筑是为了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文化身份确定。这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对徽州古建筑的保护维修还处在自发性的、随机性的混乱和低标准阶段。为了更好地维护徽州古建筑,在遵循国家相应法规的基础上,着重制定出徽州古建筑的维修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85.
古代建筑中的实用意识、男女有别、长幼尊卑有序的建筑伦理观,是在实用需求和因地制宜需要下形成的,并且在建造古建筑过程中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阴阳调和等。从生态环境、历史背景与文化观念等方面,对恩施滚龙坝村三种建筑的形态、功能及装饰细节进行分析,对滚龙坝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6.
中国西南部清江流域鱼木寨是传统土家族村落,至今保留巴楚古建筑特色,其众多的古建筑石碑刻,成为一种文化信息传播载体。考察这一不同凡响的碑林,从中可以探寻土家族与外来文化多元融合的独特文化信息传播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7.
藏式古建筑的雷电防护不能千篇一律地和现代建筑一样设计和施工,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巧妙利用藏式古建筑的结构特征,金顶和屋顶的各种金属装饰来代替雷电接闪器,不需要安装影响古建筑原貌的专用雷电接闪装置,避免出现保护和破坏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88.
太原是九朝古都龙兴之地,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历史.太原处于晋中盆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内有大量古建筑群.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卓越成果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日益提升,加强对太原地区建筑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太原城市影响力,并推动太原地区综合文化旅游业获得突破性发展.结合太原地区的古建筑群优势,我...  相似文献   
89.
阆中古城由于保护意识不够,责任感不强;保护资金短缺,影响古城保护;保护手段有限,效果不佳;以及古城内居民的生存问题等诸多原因,制约着古城的保护,使古城阆中的保护成眉睫之势。在具体保护过程中,应在坚持古城保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阆中古城的环卫风水意向、古城文化、古建筑等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0.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文物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历史文化、经济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也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同时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在刻不容缓。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也有了更科学、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不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对其修缮和保护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使其能够真正焕发光彩并留存下去。本文就目前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