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393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513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叔明墓志》史料价值甚高,兹以其墓志原拓为底本,以《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代墓志铭汇考》《隋墓志人物传》《全隋文补遗》等著录本为参校,在字样比对、文辞辨析的基础上,就时贤未能言及或缺疏之史料深加探析和补充,并对墓志中的疑难俗字、文句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22.
新课程改革下,教育领域发生了彻底性的改观,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革新,自然,教学实践也随之更新,历史学科以"五大核心素养"为使命颠覆以往传统历史教学,"史料实证"作为其中之一,使史料教学越发迸发出活力。笔者通过探析对史料论证时和史料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史料教学方法和具体设计步骤,希望以此为中学历史教学添砖加瓦,提升整体教学素质。  相似文献   
23.
宋人笔记对唐五代社会的记载,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北宋前三朝、仁宗后至北宋末、南宋。三个阶段的资料都十分重要,但以第一阶段的记载最为丰富和直接。宋人笔记对唐五代社会记载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许多内容是独一无二的,有些记载可以补文献之缺漏,有些可以和现存史书相互参校。宋人笔记对唐五代社会生活的记载十分丰富,涉及社会饮食生活、住宅和交通、经济生活和商品消费、婚姻生活、丧葬礼俗、教育和文化生活、节庆与文娱生活等众多方面。通过对宋人笔记的考察,可以从更多角度来了解唐五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于两种"历史书写"的相对区分,本文尝试在人类实践的复杂过程中,来窥探在"前人活动"与"后人书写"间的微妙裂缝。如果说,所谓"历史二"代表了后人想要涂抹出历史"连续性"的努力,并且由此代表了一种具有主观性的话语力,那么,所谓"历史一"则代表了前人所顽强留下的史料遗迹,而且它作为一种"反权力"还在不断地挑战既有的史学话语。围绕着"历史一"与"历史二"之间复杂而吊诡的关系,可以看到历史学在当今所遭遇的危险与机遇。  相似文献   
25.
《社科纵横》2017,(6):128-132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史学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论、历史写作方法论和史料处理方法论,包括重视通史义例、提倡综合研究法;主张通史与正史并存、集体修史,提出历史编撰应该考虑的问题、历史著述的基本要求,关于编撰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历史教科书的诸多要求;关于史料的范围、整理、考订以及史料和史著的关系等。他为新史学的传播与构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理应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占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26.
广东省屈干臣档案馆是全国公认的中国第一家私人档案馆,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研究员屈干臣先生以自有房屋、自有史料、自行管理作平台,免费向社会常年开放,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私人档案馆的兴建2004年4月,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离休干部屈干臣先生,在广州市越秀区华乐街麓苑路2号5楼购买了一套65平方3居室旧式民宅,又购买了14个大柜子,把家里收藏的几十袋档案史料经过初步整理后,摆放出来,兴建起私人档案馆,正式免费向全社会常年开放。  相似文献   
27.
史料在历史教学与研究中,作用十分巨大,须注重史料的挖掘与利用.在利用和选择史料时,尤应重视史料的典型性、鉴别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28.
奉荣梅 《老年人》2013,(9):39-39
被尊为“药王”的隋唐大医学家孙思邈,在上下两千年的祖国医学史上是个传奇式人物——他既是博学智慧的名医大儒,又亦僧亦道,奇特神异,还是个百岁寿星、隐逸之士。这也使得史料上对他的生卒时间说法不一,“定论”为101岁(581~682),但说他享年141岁的证据也很充分。  相似文献   
29.
张晓彭 《西北民族研究》2018,(1):178-182,140
张澍是清代竹枝词发展史上重要的作家,也是唯一一位既创作西南竹枝词,又创作西北竹枝词的诗人。他以西北人的眼光来审视西北,对西北地区的文化习俗进行了历史性扫描,勾画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民俗画面,涵盖了山川风物、民间文学、饮食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反映了西北少数民族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形成一幅包罗万象的清代西北民族风情画卷,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西北地区独特的地域精神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思想史、民族史和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30.
广州伊斯兰古迹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记载的新发现,将怀圣寺光塔存在的时间提前到北宋年间,并推断明人文献记载中的"金天教法"似与光塔塔顶之上的金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