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报国”与“退隐”的冲突,是唐末文人司空图晚年的心态。这一冲突是因其经世报国之心和建功立业之志与残酷的政治局势、社会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所导致的。司空图晚年的世界观以儒为主,兼修佛道,这同他的矛盾心态是一致的。信仰的复杂性决定了他思想的涵容性,他能在风云突变面前审时度势,其“怵于危亡”的表象掩盖着内质上韬光养晦的智慧。  相似文献   
42.
本文评论<二十四诗品>作者论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3.
李宛平 《南都学坛》2005,25(4):68-70
唐代司空图“韵味”说的提出,解决了诗歌的表层题材和深层意味之间的关系问题。“韵味”说把诗歌分成了韵、味和致、旨两个层次,韵味的实现要求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努力追求诗歌的“醇美”,接受者在阅读诗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地领悟和创造,韵味的实现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诗品》的艺术风格论在中国古代美学对文学艺术风格研究的领域中,堪称独步。《诗品》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美学中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如雄浑、冲淡、豪放、劲健、纤秾、绮丽、典雅、清奇、沉著、旷达、悲慨、自然、疏野、实境、飘逸、高古、含蓄、委曲,等等,或作出精要的理论概括,或作出精彩的理论阐释,或作出严整的理论建构,所论都立定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实践深厚而牢固的根基上,具有巨大的理论创造力、开创性和建设性。  相似文献   
45.
司空图的《诗品》站在人与自然相同一的高度上 ,从“形式感”上领会、捕捉和把握了主体情感与客体形式“同构对应”的审美关系 ,并用自己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诗性的物态化同构加以体现和表达。这种诗性阐释 ,不仅注重了每品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也注重了审美感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而且通过对自然万物与主体情感千汇万状的对应关系的梳理 ,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两种最基本的审美关系的把握 ,更在其中寄寓了一种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及中国文人两极文化的心理结构相通的两元审美理想。这一切 ,无疑使《诗品》成为中国美学体系著作的最光辉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46.
《二十四诗品》与老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47.
晚唐著名诗人和诗论家司空图的诗歌深受中唐诗人张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清新雅正的风格、闲适淡雅的情趣、平易淡远的韵味等几方面,这种学习使司空图诗歌不同于晚唐诗坛主流风格,成为"不类衰末"的亮色。  相似文献   
48.
在《诗品》研究史上,本文第一次提出用《易经》来解释《二十四诗品》。认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以《易经》的观念作为它的思想体系的,他把天地人文视为一体,又以天地为纲,确立阳刚、阴柔为诗歌的两大美系,还取象以四时,以二十四节气为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  相似文献   
49.
“韵”的本义为声音的和谐,引申为“韵部”“韵脚”以及诗歌等义。唐宋文献中主要为“押韵”之“韵脚”义,也常借指诗歌。而“联”的意义通常用“句”、“联”、“秀句”、“句图”等表示,虽然也有用数词加“韵”表示类似“联”的用法,但必须有具体的语境、语义提示,而且“韵”的基本意义仍为“押韵”之“韵”义。另从文献流传方面看,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的联语数目在宋代是不确定的,苏轼的“二十四”只是与其中一种版本巧合而已。由此,“二十四韵”解为“二十四首诗歌”更为圆融。  相似文献   
50.
里耶秦简中记载县下设有司空机构,管理县中徭役、刑徒和居赀赎债事务。但乡中并没有司空的设置,所谓"乡司空"是对简文的误读所致。秦时县司空之官长可设有秩、啬夫或守。秦简"司空曹"表示的是县廷中处理司空机构文书、事务的令史之办公场所,是汉代县下司空曹的前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