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80篇
劳动科学   48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99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522篇
社会学   142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迎春 《职业》2008,(4):35-35
Q:我是长春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于2007年12月与X公司、学校签了就业协议书,即三方协议。因出于个人原因,最近我想解除协议,但有一个问题:协议中约定了违约全2000元,这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呢?还是应该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22.
浩富 《华人时刊》2008,(2):6-14
从1月1日起,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被劳动者视为“维权利剑”的新法,却引起了资方前所未有的担忧和规避,许多外资企业在华代表机构,向立法机关提出了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23.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前不久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并已在广东全省正式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劳动者合理终止劳动合同亦可依法主张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24.
《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来:三台县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以上.县劳动保障局依法受理职工举报投诉148起.向34户用人单位发出整改指令.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9件.为职工追回工资等经济损失93.1万元,为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的情况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既有对法律误解误读而产生的认识问题.也有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一些政策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5.
诚信原则在法律上的出现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用法律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阐明了诚信原则对市场交易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以及在合同法上得以确立的必然性。作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法律制度设计,诚信原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从而提高整体效率,是交易的本质反映,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并非纯粹的道德规范法律化,这一点在合同法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26.
程杰 《决策探索》2004,(11):49-50
缔约过失责任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一项新的民事责任,它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并列被称为民法中的三大民事责任。由于我国民法研究基础薄弱,理论中对此责任缺乏系统的界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把握和认定。本文通过对法学界各种观点的分析,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特征进行探讨和界定,并对三大民事责任进行比较,从而在目前法律不够完备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7.
我妹妹陈文娟和魏喜奎在同一家厂里打工,日久生情,两人很快就确立恋爱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矛盾与日俱增。魏喜奎感到两人已无法再相处下去,于2012年3月向陈文娟提出分手。对于这样的结局,我妹妹哭得天昏地暗,觉得只有钱才能弥补自己4年多的青春和付出。深感不安的魏喜奎只得向我妹妹出具欠条一份,载明:本人自愿支付陈文娟青春损失费3万元,每月支付600  相似文献   
28.
企业用工成本比较高"被认为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所带来的问题之一,对这个问题的观察不应脱离其既有的背景。通过《劳动合同法》和原有规定的对比,可以看到,其主要着眼于纠正劳动用工领域业已存在不合法、不合理的现象,是对原有法律规定的补充与完善,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影响存在,但有限,不宜夸大。  相似文献   
29.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种情形下(一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是“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然而,司法实践中,“双倍工资”之罚则并非如上述法条规定的那样简单.下面案例警示劳动者在主张此项权益时,要注意防止下列五个误区.  相似文献   
30.
<正>日前,笔者处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情如下:吴某能力出众,得到A公司老板的赏识,A公司便与吴某签订了劳动合同。一次,吴某代表A公司参加投标,某竞标单位的代表与吴某相识,投诉称吴某是另一家公司的员工,无权作为A公司的代表。原来,吴某原供职于B公司,现在还与B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但多年来一直处于休假状态,B公司每月依旧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