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01.
《周易》是殷周之际的一部重要的占卜作品,在《周易》六十四卦当中,讼卦是被历代易学家公认的集中记述当时法律实践活动的一卦,也是被认为能集中反映当时法律思想发展水平的一卦。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周易》的基础上对《周易.讼》卦进行探讨和分析,即讼卦的利见大人与自古以来的贤人清官情节的关系、讼卦与判例法的关系以及讼卦与无讼息争的法律思想的关系三方面的讼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2.
王健 《船山学刊》2013,(4):31-34
王船山理解《周易》,进而形成船山易学思想的重要条件之一正是明亡清兴的社会背景。对于怀有理想的王夫之来说,《周易》的理论在危难时刻给予了他精神上的鼓舞。尤其是观卦的卦理,更是在治理国家、修行自身、严防夷狄等方面,指导了王夫之的治学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03.
胡煦是清初易学大家,他的易学涵盖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就胡煦的<周易>诠释而言,他在观象之法方面有较大的创新与发展,这主要包括三种:以体卦主爻说释"往来"、"内外"、"上下"等字词;采用先天图释"遇"、"邻"、"婚"三字;采用月体纳甲说释"西南、东北"、"先甲后甲"、"先庚后庚"、"月几望"等词.在这三种观象之法中,前二者是发前人所未发,第三种则是在传统月体纳甲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先天图和日月交光的观念,从而发展了以月体纳甲说释<易>的方法.而胡煦之所以能够在观象之法方面获得较大突破,原因则在于其方法背后深刻的易学观.  相似文献   
104.
王棋 《兰州学刊》2013,(9):13-19
荀爽易学卦变学说的总纲是乾坤交通、阴阳往来而生诸卦.乾坤交通卦变的基本方式有《乾》《坤》两卦所生消息卦中二阴二阳消息卦、三阴三阳消息卦的卦变,以及《乾》《坤》两卦生六子卦、六子卦的卦变.荀爽通过卦变取象注《易》,融通了象辞之间的联系,确立了乾坤在《周易》中的根本地位,建立了《周易》卦变的普遍原理,启示人们效法天地,与天地和谐一致.探讨荀爽易学的卦变说对于我们研究易学卦变说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嵌入,各种各样的网络趣缘群体正在兴起,并为参与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自我认同的途径。本文选取同人女网络趣缘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人类学中的虚拟田野调查法,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对同人女群体的特征、互动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同人女群体中的认同,归纳同人女群体借助网络资源以何种途径、何种方式进行自我认同,并提出正确引导"同人女群体"的在虚拟生活实践的认知与行为,对建构"以人为本"的网络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网络社区兴起的同人女文化,是一种具有后现代性的性别亚文化。它的出现表明了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充满了情感风险和多样化选择的时代,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06.
同人二次创作作品作为原作品的二次衍生作品,一向处于著作权保护的灰色地带。一方面,二次创作作品被认为是对原作品及作者权利的侵犯;另一方面,由于此种认知,使作品的价值无法得到确认,更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本文对同人二次创作作品的构成进行分析,并对赋予同人二次创作作品著作权的正当性及其保护价值进行了探讨,最终确认其应当受到著作权制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7.
文章以考古出土距令约六七千年所制陶器上刻画的<河图>与八卦卦、爻符号等文物资料为依据,从辩证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出发,运用自然科学中试验与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人类思维进程,仅使用<河图>与四象象符进行画卦模拟试验研究.试验包括置入、画卦、错卦与筛选四个步骤.给出32张八卦方位试验图.从中筛选出2张"好"的八卦方位图,它们是先天(伏羲)八卦方位图与古太极(八卦)图(<参同契>太极图).证验了争论达千年之久以伏羲为代表的先哲们根据<河图>创画八卦的史实.为无文字时期的<河图>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提供了科学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人与宇宙始终为相即相融的关系,在诠释的活动中,主体客体始终无从分离,儒家经典的汉学解释和宋学解释,均不例外.通过分析《易经》"身体→语言→义理"思想架构,发现,其中《易》卦与人的身体对应,并反映客观的外在世界之规律.卦爻辞以身体源出天地阴阳之规律,视语言为发自身体而建构一切政治伦理价值,以字、词为核心,在卦爻辞中作种种的延伸衍释,等于运用语言来作为身体之内在价值与外在世界相遇的媒介.以此一宇宙观为基础,可了解到宋儒对于先秦经典中生命与宇宙一体的奥义,实有瑰丽而深邃的阐扬,但却忽略了语言的重要性;清儒注意到经典语言作为身体及义理实践的桥梁,也了解"语言多义性"的奥义,将宋明儒诠经忽略语言的偏失扭转过来.汉宋典范对儒典的解释,长短互见.儒家经典传统是跨越千百年时代交替的有机生命体,随着不断继起的新诠释,而持续发生转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9.
释乾坤卦     
文章分为三部分:首先就《周易》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几点基本的看法;其次分析乾卦,认为乾卦包含有三种理论端绪,涵盖了《周易》的全书;最后分析坤卦,指出乾坤两卦复杂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全书起了定纲立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樊璐 《理论界》2008,(5):126-127
西周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自西周起,管理思想就在《易经》、《尚书》等典籍中得到体现。六十四卦所折射的管理哲学,更为今人所借鉴。本文介绍了六十四卦的管理思想及其当时政治经济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家政府和企业管理当为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