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包山简、天星观简、新蔡简等战国楚简中有成对出现的易卦,学术界一般都把这些成对的易卦看做是楚占中变卦的本卦和之卦,把这些易卦看做是卦。但是,这样的结论也存在疑点,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些易卦可能并不是卦,而是真正的卦画,基中的符号可能并不是数字,而是几种不同的记爻符;成对的易卦,也许并不是变卦的本卦和之卦,很可能是两次筮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高扬 《人文杂志》2022,(8):129-140
宋神宗去世后,面对《论语》“三年无改”孝道说对更化的挑战,司马光主要以“子改父过”孝道说进行反驳,其依据为《周易》中的“干父之蛊”。“以母改子”仅为此说的补充。除政治目的外,“子改父过”亦是司马光的学术主张。将“干父之蛊”解释为“子改父过”非司马独创,在儒家经典内部本就存在“子改父过”与“三年无改”两种孝道说的冲突。经司马光阐发后,“子改父过”说为旧党沿用,成为元祐更化的理论武器。宋哲宗亲政后否认此说,终结元祐之政。随着元祐被美化,“子改父过”说被广泛接受。朱熹在《周易》阐释中采纳了“子改父过”说,并解决了该说与“三年无改”说间的矛盾,为后世沿袭。  相似文献   
93.
王艳芬 《理论界》2022,(6):54-60
《周易》复卦是富含生意的一卦,其中彖言“复其见天地之心”是这一生意思想的具象体现。纵观历史,朱子对此的解释非常精深,他继承二程的思路,将“天地之心”与仁相联系、发挥,树立了以仁为核心的生意观,这是对复卦生意思想的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94.
梅珍生 《江汉论坛》2022,(11):21-27
在存在论中,对存在的分析就是为了把此在的存在作为操心所具有的潜在的存在论意义揭示出来。在揭示此在是其所是的可能性方面,作为“弥纶天地之道”的大易,更能展现存在的本性。晋卦的“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恰当地揭示了此在的时间性特征,此在绽出的时间既是客观的世界时间,更是此在主观的内在时间。《象传》的“君子以自昭明德”,显示了此在对存在者开放的基础就是它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开放性。晋卦六爻作为此在以“柔顺”与世内存在者照面的同时,也再现了此在的澄明,此在的时间性绽出是以“明”为前提和旨归的。晋卦六爻无论是“昼日三接”“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还是“道未光”,都表明此在筹划的操心结构奠定了作为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此在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针对《易经》六十四卦中“谦卦”所蕴含着的礼貌内涵进行探讨,进而基于汉语本土文献回应国际语用学界“解放语用学”的呼声。结果发现,谦卦中蕴含着丰富的礼貌内涵,并且在卦象、爻辞和象辞三个维度表现出像似性、系统性和全息性特征,最终表现出西方礼貌思想所不可比拟的先进性与超越性。文章认为,具有汉语民族化特色的本土文献研究将会在“语用学解放”的谋划进程中找到自身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6.
在硅谷的第一个春节,我跟着朋友去了一个饭局。长期以来,饭局总能体现一个地域最强烈的市井特质。国内的饭局通常由各种八卦填满:谁和谁分了手,谁跳了槽,谁升了职……用龙应台的话说,她和大陆学者的饭局谈话局限在房子、票子、孩子和车子——如果她不在,还会有妹子。  相似文献   
97.
港口经营人能否限制赔偿责任取决于其法律地位的正确界定。文章从承运人责任限制的立法依据入手,比较分析中、韩法下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以及法院对提单背面的港口经营人责任限制条款的效力的态度,认为港口经营人应为独立合同人,其不能直接根据《海商法》享有责任限制的权利,但司法实践中应认定提单背面的港口经营人责任限制条款有效。  相似文献   
98.
孟喜卦气卦序反映的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所创制的各种卦序,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象数规律蕴含于其中,是以象数的方式来表达古人对自然之理和人文之理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99.
占卜     
《中国民族博览》2015,(3):30-31
占卜,指占筮之法。通常所指占卜,是假藉托宣、前兆、占星术等方法,与一种超越常人所可感知之事物接触而获得所欲预知的事情。藏族的占卜术与施咒术一样,具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西藏的苯教,二是来自内地的周易,三是印度的古老占术。特别是中原内地的占卜术对西藏占卜术的影响很大,也是占卜类匝嘎利主要的表现内容。以九宫八卦与五行相配合,  相似文献   
100.
临卦的卦辞虽然简单,但是表达相当清晰,“元亨利贞”表达君王每年的例行祭祀,显示祭祀仍是国家大事,在君权神授的观念下,君王率领众臣与百姓来祭拜神灵,是延续古老信仰而来的宗教行为。后半段的“至于八月有凶”则指出祭祀已非万能有效的方法,君王或人民要能与神灵感应相通,绝不能只仰赖祭祀,祭祀当然还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君王与人民的忧患意识,恐惧天命的消逝将可能带来的灾祸,要有事先的预防与对应的行动,必须先从自身的道德与行为进行调整与提升,以慎德与敬德的自觉来作为生活与政事实践的指导原则。临卦爻辞的六临,是六种神人交感的模式,与天命的忧患意识更为紧密相关。初九是最佳的模式,六三是较差的模式。天人之间贵在无心而感与自然而化,肯定天命而又不被天命所束缚,感无不应,应无不化,一切顺乎心志就能合乎天性。最坏的状况是感而不应,神人之间天命不通,此时君王与人民会产生忧虑,不能不主动去面对以及思索解决之道,此种忧患意识也是回到自我心性的调整与转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