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3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管理学   1045篇
劳动科学   109篇
民族学   315篇
人才学   245篇
人口学   240篇
丛书文集   4157篇
理论方法论   1006篇
综合类   10690篇
社会学   2333篇
统计学   9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581篇
  2014年   1108篇
  2013年   1023篇
  2012年   1223篇
  2011年   1397篇
  2010年   1648篇
  2009年   1463篇
  2008年   1646篇
  2007年   1338篇
  2006年   1264篇
  2005年   1150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802篇
  2002年   711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31.
冷战后中欧关系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的中欧关系在经历短暂波折后便迅速恢复 ,不断发展 ,乃至全面高涨 ,如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与同期的中美、中日关系的跌宕起伏相比 ,中欧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上升的。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冷战后中欧之间存在着发展良好关系的坚实基础和动力 :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问题上 ,中欧具有战略上的一致性 ;美欧、美中利益冲突的频繁增加则从侧面推动了欧盟与中国的接近 ;大国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又带动了中欧关系的发展 ;新型亚欧关系的确立更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欧良好关系的发展还能为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虽然目前双方在价值观、人权观等文化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较为显眼 ,但从长远看 ,文化上的相互吸引、相互借鉴也将成为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2.
21世纪的发展 ,需要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素质教育。本文就 2 1世纪人才标准呼唤素质教育 ,实现素质教育要突破传统教学思想束缚 ,发挥学生主体性等问题 ,从心理学学科特点及教材结构特点 ,运用实例分析教学 ;采用有效组织课堂讨论 ;进行集体性学习 ;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锻炼等教学方法入手 ,谈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3.
R&D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D经费投入是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首选指标 ,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R&D经费投入与国际间的比较 ,分析我国R&D投入所处的阶段及R&D投入方面存在的差距与困难 ,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工会运动中的女性力量在迅速增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文中对其中的几个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劳动力性别构成的变化、男女工资差距、女性职业的性质与状况以及工会对待女性的态度。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工会中女性力量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5.
黄庐隐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和塑造悲剧女性群体形象的代表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大大的一笔。本文较具体地论述并指出庐隐小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苦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6.
本文通过对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剖析,揭示了这一理论关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哲学意蕴,阐明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7.
台湾古典文学中的女性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文学研究在近年来台湾的文学研究中异军突起,显得极为活跃.本文主要以古典文学领域内的女性文学研究为考察对象,分析其研究思想的演进,并对其研究范围、特征、手段、队伍、影响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8.
本文着重评述了济慈书信中体现的美学思考。这种思考贯穿着“美”与“真”的深刻矛盾,存在着一个主要倾向从“以美为真”到“以真为美”的转变过程,并包含了关于主体人格发展进程、关于“不如人意的因素”的处理、关于艺术家性格和关于审美心理特征等思想。济慈的美学追求是对浪漫主义内在矛盾的探索,具有值得重视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9.
以金文中女性享祭情况与男性享祭情况的对比为纬,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高低的量化相对值;以不同时期女性享祭情况的发展变化为经,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变化的量化绝对值,揭示出殷周社会对女性享祭者的尊崇逐渐减弱的事实,证明殷周女性社会地位极其低微并逐步下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0.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