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2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04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89篇
人才学   160篇
人口学   164篇
丛书文集   643篇
理论方法论   1469篇
综合类   2446篇
社会学   1013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世界范围内针对儿童这一“数字弱势群体”的网络性侵行为愈发严重,但传统犯罪治理的一元模式不能对其进行有效且适度的调控。当前,英国围绕“立法者—网络平台方—警务部门”这一治理框架进行了诸多探索,网络儿童保护成效较为明显。实践中,我国网络性侵儿童犯罪治理工作在刑事立法、平台监管、警务执法方面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有鉴于此,在合理提炼、借鉴英国治理经验的基础之上,我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探寻网络性侵儿童犯罪治理的多元路径:在刑事立法治理层面,需要精准识别网络空间中性侵儿童的风险因素;在网络平台治理层面,构建以企业合规义务为指引的网络性侵儿童犯罪线索报告机制;在警务治理层面,转变网络性侵儿童犯罪的侦查取证视野。  相似文献   
992.
《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儿童工作的战略意义、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需要我们运用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强化儿童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新时代儿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教育改革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该通过建档立卡,对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的切实关怀,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94.
图片报道     
《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9):F0003-F0003
江苏省沛县张庄镇计生服务站为全镇80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同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 陕西省府谷县老高川镇计生工作人员育龄群众宣传讲解生殖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评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评价正常的比例为46.7%,评价偏低或偏高的比例分别为25.6%和27.7%;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评价没有显著差异,但留守儿童的焦虑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幸福与满足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所在年级、学习成绩、父母文化程度、父母与孩子交流情况、班主任老师的关心程度对其自我意识评价状况有显著影响。针对研究结果,从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现代传媒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大众传媒与儿童研究已经有80年的历史。大众传媒极大地影响着传媒受众对世界的知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其对大众传媒内容理解水平的制约,对传媒的理解要受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传媒视听行为给予积极的"中介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从而减少传媒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开笔礼”仪式是小学教育场域中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儿童走向“成人”。在人类学“阈限”思维的理论逻辑下,“开笔礼”仪式将儿童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流程中,让儿童在“分离—过渡—接纳”中体悟生命流转与进步的意义。“开笔礼”仪式由古代蒙养教育传统发展而来,穿越古今之变、贴合时代教育,在守正创新中探寻儿童走向成人的行动线索。作为教育实践,“开笔礼”仪式以“打基筑模”“习事明理”“修身正心”为价值预设,进而在具体的仪式过程中实现了引导儿童走向成人的根本教育旨归。  相似文献   
998.
为探究儿童丧亲主题绘本的疗愈效用,以哀伤辅导理论为指导框架对《小伤疤》等9本丧亲主题绘本进行叙事分析。研究发现,丧亲主题绘本多数都构建了完整的哀伤历程,分为5个阶段:“故事开端:叙述过去映射正向情感联结;第一次转折:以委婉言语表达死亡事实;情绪高潮:主人公强烈宣泄负面情绪;第二次转折:寻求超越死亡的生命意义;故事结尾:与过去挥手告别开启新生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优化。例如,绘本创作要直面亲人死亡的生物性事实,建构亲人“永生”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创新。作为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丧亲儿童的心理健康,灵活运用绘本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帮助丧亲儿童走出哀伤。  相似文献   
999.
梁琦 《天府新论》2023,(4):118-131
研究当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意义重大。近年来,观看短视频逐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流文化消费形式,而短视频成瘾现象不容忽视。基于赣北Q村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短视频互动的案例,尝试从结构性视角及“偏导-倒置”的研究路径出发,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短视频成瘾的深层缘由及影响。研究发现,短视频以生活视域进入农村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下沉路径,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猎奇心理、沉浸心理、孤独心理与消费心理耦合,构成沉迷短视频的具体表现。在社会、家庭、传播技术等结构性因素的引导偏差下,农村留守儿童形成“双向倒置”的行为机制,最终产生动态成瘾的后果,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与教育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家庭、企业责任等层面努力,培育出农村留守儿童回归社会与教育的主体性自觉。  相似文献   
1000.
张健  许佳佳 《国际公关》2022,(4):128-130
微屏社交指的是儿童使用电话手表与同伴打电话或者使用内置的社交软件与同伴交流的活动.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考察儿童现实的同伴关系网络与基于微屏社交形成的关系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后者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体网上,现实同伴关系网的质量要高于微屏社交关系网.在个体网上,成员在现实同伴关系中的优势有利于在微屏社交中获取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