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18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二面角是高中立体几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但也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突出表现在:一是视角识别困难;二是考题中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选择难。本文针对这两点归纳出两类常见的模型及两种求二面角大小的特殊技巧来解决这些难点。  相似文献   
42.
文学作品对人身心有治疗的功效,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治疗他人,即读者;另一方面,治疗作者本人。诗人作家们在人生不得志的情况下,总倾情于诗文,寄情于创作活动,将心中的所想所感抒发出来,把内心的牢骚喷发在纸笔上,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在这一创作过程中,他们的心灵慢慢得到调解,不快之感缓缓得到释然,于是,最终达到了恬静淡然的心理状态,回归到静谧的心灵家园。左思和他的《咏史》八首,折射出他在创作中的心路历程,折射出古代诗人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心灵的自我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43.
求异性作为优秀创作主体不可缺少的心理特性是由创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求异,作家求异心理越强,写的作品越出色,求异方能出新,求异还要合理,要注意开创有利于求异的好环境.成为优秀作家的心理特质就是多情,情感对于艺术创作具有动力性,必须要有情感经验凝结成的主体图式,才能唤起情感反应,没有感情的作用,客观事物的特征就不可能转化为形象胚胎,而造就作家多情的心理特质的最大因素是广历.  相似文献   
4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概括,更是对其理论创新的实质要求。它强调了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为根本价值参照;一定要敢于和善于解放自己、否定自己;强调了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是求立性、升级性和单维指向性。  相似文献   
45.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该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 ?这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校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入手 ,立足发展 ,深化改革 ,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作风好的人 ,并不断强化教育 ,狠抓作风建设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努力为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6.
《离骚》“求女”的指寓是什么 ?屈原最大的人生痛苦是不被理解 ,《离骚》与《九章》中反复申说这一点 ;在《九歌》中也有人神或神灵之间不相理解的叙写 ,而先秦时常以男女之间关系比喻知己关系 ,因此 ,“求女”就是求知己。但屈原又把求知己不成归结为介绍者的失职。  相似文献   
47.
语言中任何一种单位的意义 ,都是在语境中而得以终极确定的 ,因此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去寻求语义 ,便可称为“循境求义”。王引之认为 :“经之有说 ,触类旁通 ,不通全书 ,不能说一句 ,不通诸经 ,亦不能说一经。”这种以“诸经”为语境、以“全书”为语境的观点 ,较之现代语境学说 ,则显得眼光更为开阔 ,更为高远 ,对学识的要求也更严更高 ,可视为“大语境观”。  相似文献   
48.
哲学史以“哲学”为主语,是从属于哲学的二级学科.只有当“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候,研究哲学史才有可能.胡适提出的“明变”、“求因”、“评判”三项原则,并不是照搬、照抄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模式,而是中国学者关于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中国式的见解,具有不容置疑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9.
本文力图从思维方式的视角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剖析。文章认为,第一,对片面、偏狭的认识、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反思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手段等方面的认识,自觉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完善的主观前提和内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逻辑结果。第二,“邓小平理论”蕴含着一套既区别于“乌托邦”式的虚无主义,又与实用主义有严格界限的思维逻辑,它的根本特征即是“求本务实”,它具有坚实的历史性、科学的辩证性、深厚的实践性和丰富的创造性有机统一的鲜明特点。我们今天学习“邓小平理论”之关键就是要把握它的思维逻辑以及该思维逻辑的独特品质,自觉转变我们的观念,降低发展的“代价”。  相似文献   
50.
全面放垦蒙地是清朝政府对蒙政策的转折点,1902年清政府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的奏请,派垦务大臣贻谷到内蒙古西部地区推行开垦蒙地。随之,东北三将军也对各自管辖范围内蒙旗地方实行招民放垦。至此,蒙古地区向内地农民全面开放,进入了官放蒙地的阶段。全面开垦蒙地政策的实施迎来了又一次移民浪潮。大量汉族移民的流人,改变了蒙古地区原有的社会结构、民族结构与人口构成等诸多领域。本文对全面开垦蒙地政策的历史背景、全面开垦蒙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全面开垦蒙地与移民之间的关系进行历史性的考察,研究了蒙古地区民族结构与人口构成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