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74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385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抽样调查正式加盟我国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体系只有20年的历史。相对于我国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而言它毕竟是新生事物,尽管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容当今后在实践中加以完善.然而抽样调查理论和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代表了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主体的发展方向。辩证唯物主义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与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的哲学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2.
简析近代欧洲哲学发展线路与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契合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一种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新世界观 ,并直接孕育了近代欧洲的科技文化 ;英国经验论为人们的认识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促进英国成为了近代第二个世界科技中心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启蒙运动 )使科学更加社会化 ;德国古典哲学 ,给各门具体科学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 ,自然科学家摆脱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纷扰而复归到辩证的自然观 ,促进德国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和只习惯于说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作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却不注意也不习惯说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作为其理论来源。但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主要地正是唯物史观,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中心主要地正是人本主义。不明白这一点,就搞不清楚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4.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在20世纪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哲学运动———实践唯物主义思潮,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深层的理论之根就是人道主义,这不仅是因为,"人"和人道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中心话语和理论主旨;还因为,西方人道主义文化传统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血脉之源;而且,人道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理论之根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实践根源。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教材课题组首席专家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以实践范畴作为核心范畴并把实践论理解为一哲学体系的基础.如何在新哲学教材中贯彻"以实践论为理论核心"的原则呢?作者提出了系统的意见,特别强调要把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作为阐发实践论理论核心地位的前提,把实践论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把实践论同辩证法同一起来,使之成为认识论与历史观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生态美学是哲学美学的一个具体分支学科.哲学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人对社会(他人)的审美关系,人对自我的审美关系,而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因此,不同的哲学美学产生不同的生态美学,不能强求一律,但是“主体间性”不能作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因为“主体间性”只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方法论策略,不具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意义,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不可能仅仅是“主体间性”的.所以,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实践美学,才真正完整地以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价值论、实践辩证法为生态美学所研究的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提供了主体性的、客体性的、主客体间性的、主体间性的全方位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9.
斯大林对马克思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是一次"全面修正",而时下国内"马哲"界许多著名学者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又是一次"根本性误读"."卡尔哲学"绝对不是任何形态的"唯物主义",而只能是"实践人道主义"和"实践唯心主义",是不同形态的"人道主义"哲学理想的交换和发展.其"人道主义"的心路历程是:"自我意识的自由人道主义"、"社会批判的自由人道主义"、"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出发的人类解放的人道主义"、"积极的彻底的完成了的实践人道主义"、"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人道主义"、"个性的个人的人道主义"、"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人道主义"、"在每个人自由发展基础上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人道主义"、"自由个性的人道主义"、"自由王国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10.
科学、民主、有效的公共政策活动是现代国家公共治理不可缺少的具体制度设计和安排,它是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件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国家公共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作为公共治理体系构件和途径的公共政策活动的现代化。公共政策研究在整个公共政策活动中占据核心和基础的地位。公共政策研究的性质、功能则是由反映政策行动主体、政策价值、政策工具等要素间关联、互动的结构模式来确定的。因此,由各个层级的执政党组织和政府机构主导的公共政策活动应当自觉地适应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形势与任务,选择和确立正确的政策研究范式,切实加强、改进和创新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效性,从而提升解决公共问题、使用公共资源、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为促进国家公共治理走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