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207篇
劳动科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626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贺岁片”作为特定时期上演的极度张扬大众文化指向的商业电影形态,登上 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舞台,根植于传统文化心理需求的“贺岁片”这个名词也就诞生了。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交融而衍生的词汇,“贺岁片”的兴起为中国人世纪 末的狂欢创造了影像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试用矛盾运动规律划分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同 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3.
正在成长中的市民社会萌发的权利意识能够有效地根除权力腐败现象,恢复权力与权 利之间的互动平衡,从而为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提供一个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84.
通过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从而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三个代表”的理论内涵与精神实质,正确地阐述 它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建学说的坚持、丰富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新世 纪党建工作中的纲领性指导作用,提高我们实践“三个代表”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85.
信息网络开创了信息共享和多元化传递的全新景观。但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 垃 圾场。当大学生在体验信息网络快捷方便的同时,其道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据 此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并就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对 策。  相似文献   
86.
大多数政府改革的失败,其原因在于过分关注改革的内容,而忽视了改革的路径。其实,很多改革在“执行”这个阶段就已经夭折,或是遭到彻底阻拦,或是只具有象征意义。以毛里求斯国家的改革实践为例,通过对影响改革成功或失败(包括维持原状)的因素的分析,试图证明改革要想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应该由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驱动。英国的“公民宪章”——从失败的“过程管理”向成功的“结果管理”转变,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7.
"债转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丽 《江汉论坛》2002,(10):93-95
债转股在广义上是一种债务重组手段,但我国的“债转股”是一种狭义的政策性债转股,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政策性债转股在国际上已被证明是一种解决银企关系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国也主要参照了国际上的做法。但我国现阶段的“债转股”主要是按经济学思维方式运作,由政府仓促推动的,缺少法律的宏观考虑和制度配套,因而在现实操作中困难重重。法律在“债转股”动作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因而必须发挥法律的价值,突出法学家的贡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论证、规范,才能找到国企改革的正确路径。只有对“债转股”进行法律观念上的思考和法律对策上的分析,才能使之操作理性化、规范化,促进其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8.
产权与竞争:对国企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论成为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国企产权改革的理论依据。但产权论无法解释变革产权后,有的国企效益提高了而有的则没有明显变化的经济事实。超产权论发展了产权论,丰富了企业治理理论,提出了新的竞争理论。超产权论对中国国企改革具有新的解释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论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梅 《江汉论坛》2003,94(6):32-36
国企改革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寻找国家作为企业的直接管理者的替代模式的过程。国企改革的成效不是很理想。新的问题,主要是以内部人控制为特点的代理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进入90年代以后,国企的效益开始逐步下滑。对此,产权论认为中国国企的关键问题在于产权模糊,而市场论则认为真正的问题在有效管理的缺乏,以及僵硬过时的产业结构。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在过去10年中的经济转轨或许也能为我们的国企改革提供一些涉及公司治理体系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0.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必然涉及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所有制转轨的关键,这决定了俄罗斯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性.俄罗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私有化,并主要分为小私有化与大私有化两种方式进行.总的来看,俄罗斯私有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而且也较为顺利地实现了私有化的目标:建立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俄罗斯在对城市的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同时,也对农业进行了改革.农业领域的改革主要涉及农业土地私有化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改组等问题.尽管俄罗斯的农业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但随着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农业政策的调整,其农业已出现好转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