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04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管理学   4646篇
劳动科学   310篇
民族学   1098篇
人才学   796篇
人口学   181篇
丛书文集   8989篇
理论方法论   2214篇
综合类   15224篇
社会学   2804篇
统计学   672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671篇
  2022年   706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824篇
  2015年   1308篇
  2014年   2613篇
  2013年   2131篇
  2012年   2398篇
  2011年   2894篇
  2010年   2675篇
  2009年   2418篇
  2008年   3212篇
  2007年   2277篇
  2006年   1767篇
  2005年   1821篇
  2004年   1292篇
  2003年   1112篇
  2002年   1017篇
  2001年   1052篇
  2000年   741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岁科 《南方论刊》2015,(3):66-67,70
"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是西方思想家波普尔提出的思想理论,在社会发展选择上强调尊重社会自身"生长",而不是由人们去进行刻意的道路设计;在社会发展状态上注重渐进可行的改进方式,而不是突变式的变革;在社会发展要求上偏重于通过改造社会去服务人,而不是偏重通过改造人去适应社会;在社会发展对象上要求同样注重公众性质和私人性质的利益。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深入研究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1993年宪法否定国家意识形态,提倡意识形态多元化,导致俄罗斯社会思想混乱,面临国家认同和基本价值观的深刻危机。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高举复兴俄罗斯大旗,开始了重塑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特征鲜明、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普京主义",在俄罗斯社会发挥着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53.
把分散的多民族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国家民族建设,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倾向,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建设实际上也就是"多元一体"建设,一方面要包容文化和族体的多样性,一方面又要认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实现国家层面的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文化认同上表现出来。中华文化认同包括三个层面: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和地域等因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讲文化认同之外,还要讲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既包括国家认同,也包括利益认同与命运认同。自觉认识和发挥中国民族建设的优势,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努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4.
《管理世界》2020,(3):F0004-F0004
中国经济发展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该时期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更严峻的风险挑战。鉴于此,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支持的"‘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讨会"定于2020年6月在南开大学召开,旨在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促进中国特色经济学发展,深化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解释力与指导力,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55.
56.
共享发展是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则以全新的历史方位与价值基准对共享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与实践要求。共享发展是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为出发点、并以共建为基础的动态持续性发展,是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尊严为最终归宿的发展。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积淀,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不懈追求的现实映射。共享发展的实现需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础上保证全民参与和协同合作,依赖于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观念牵引下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政府与市场以及增长与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58.
崔先生认为,儒学的理论结构包括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与之相应的有"仁""礼""命"三个基本范畴。社会的理论层面的"礼"从形式上来说是指礼仪,从实质上来说是指伦理关系的等级差序原则和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从功能上来说是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治国工具。心性的理论层面的"仁"是儒学道德观念系统的基础,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的德性和忠孝信义的德行,其根源在于人性本善,人们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完善人格。超越的理论层面的"命"是内化于人的道德本性中的可以被人认知的、体验的对象,它是在生命源头处偶然相值而形成的气禀,注定了人生的必然遭际,不是某种外在超越的既定"安排",因此,儒学回应命的基本态度是不因超越的命运之必然而改变自己所应有的道德实践原则、方向和努力。遵循物理科学地生活,遵循伦理道德地生活,在人生实践中追求完美人生。  相似文献   
59.
2015年4月20日,弘道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以“民本与民主”为主题的思想对话,这也是弘道书院今年着力推广的“儒学与政治学系列对话”的第三场。此次对话的四位嘉宾分别是儒学、政治学、法学领域的资深学者和新生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四位嘉宾展开了一场跨学科、多视角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60.
《晚晴》2020,(2):99-99
"国家危难之时,我们老年学员也要积极行动,疫情抗战我们不能冲在一线,但是可以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提议组织一个爱心捐款活动,给抗疫一线捐款……""我捐200元,我捐100元,我也捐200袍班的微信群里,学员们自发组织为前线捐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