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055篇
劳动科学   263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79篇
人口学   136篇
丛书文集   1107篇
理论方法论   193篇
综合类   2326篇
社会学   241篇
统计学   40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汪名旵  徐浩程 《决策》2004,(5):34-37
借改革开放之先机,珠三角地区曾独领风骚,领跑中国经济20多年。但随着近些年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长三角迅速崛起,渐有取代珠三角“龙头老大”之势。  相似文献   
92.
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探讨--江苏通润集团成长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江苏通润集团成长的历程探讨中小企业成长的机理.认为该集团的成长过程不仅是一个不断克服危机、积累资本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捕捉机遇、培育核心能力的过程.通过对通润集团成长历程的剖析,揭示出中小企业成长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企业资源的配置应在发展战略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环境变化来进行;说明了企业战略、产业转移与成长密切的相互关系以及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策略性步骤,为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成长方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93.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主要聚集区,打赢这一特定区域的扶贫攻坚战不仅对实施好国家战略,而且对确保长江上游贫困地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长江上游云、贵、川、渝四省市2010-2015年的面板统计数据研究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地区脱贫,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大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分析还发现,影响地区脱贫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因素等对地区脱贫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做好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的关键是:国家层面制定计划,区域联合构建机制,承接地做好落地工作,行业协会发挥中间服务作用,承接企业培育人力资本,通过提升产业扶贫效益加快长江上游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  相似文献   
94.
以2003—2015年分地区(细)分行业数据复原全国城镇职工收入序列,建立收入转换矩阵,测度地区收入流动性,利用200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贸易开放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及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提升了地区收入流动性;出口依存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质量的影响呈倒U形,R&D对这一影响有增强作用并延缓拐点的到来.建议:加快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时,应当注重鼓励出口型企业的内迁;东部地区应当注意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增大地区居民收入地位上升的机会.  相似文献   
95.
基于1980-2016年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年度电力消费数据,采用H-P滤波技术对中国电力消费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轨迹进行刻画,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n)-AR(p)]模型分析中国电力消费周期在各区制间的动态转移过程,识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消费周期的路径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5年中国电力消费周期的区制分布情况。研究发现:(1)中国电力消费增长率的波动程度自2003年明显缩窄,且从2007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2)中国电力消费周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向着其收缩期和扩张期跨越。且中国电力消费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年份往往对应着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趋缓的大环境。(3)2014-2015年中国电力消费向其收缩期转移的迹象明显,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年中国电力消费整体上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
杨子帆 《统计与决策》2016,(14):142-144
文章依据1995-2013年的国际贸易数据和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相关因素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模式与我国产业对外转移之间是双向的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向取决于其内部因素的不同,并且各个因素之间会交叉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线,甘肃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把握这根主线,改变以招商引资为重心,以总量扩张催生产业的传统路径,实施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东西共建产业园区,打造承接载体,以各具特色的开发区为配套,建设重点产业承接区域新路径,做到科学有效承接。  相似文献   
98.
杨逸南 《现代妇女》2014,(6):132-132
风险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即指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偏离的综合。合同标的物风险是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时,风险由谁承担的问题,是风险负担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买卖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者冯大同认为:"买卖法的目的就在于把基于合同关系所产生的各种损失的风险在当事人之间分配"。随着经济的日趋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各国、国际组织对对外贸易相关的法律都十分重视,相关国际公约和贸易惯例对风险负担规则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标的物风险转移的规定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对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转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合同法制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经营管理者》2014,(25):121-122
正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南京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对农村劳动力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并采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和瓶颈问题。如何抓住机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和水平,促进农民转移和增收,提升城市的城镇化格次等等问题,值  相似文献   
100.
产业转移承接地对拟转移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不仅取决于承接地在土地、交通、通讯、电力等方面的硬件环境,更取决于承接地所具备的人力资源软环境。衡阳市地处我国中南部,硬件环境优越,但人力资源软环境存在不足,对之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进而构建对转移产业具有吸引力的人力资源软环境,将有助于增强衡阳市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最终促进衡阳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