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83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335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872篇
社会学   197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61.
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对劳动者进行与其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的估价,这种估价影响了个别劳动者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得同等就业的机会,这种行为即为劳动力市场歧视。主要表现为不平等的就业机会、较严重的性别隔离以及缺失的安全保护,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平等就业权。劳动力市场歧视包括诸多类型,也存在显性和隐性歧视之分。但是,我国的法律制度在规制歧视行为时存在法律体系全而不精、制度设计华而不实、救济渠道有而不通等问题,需要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2.
董呜 《现代妇女》2014,(2):63-63
代孕突破了传统的生育方式,代孕行为引发了一些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我国涉及到代孕行为的法律法规很少,且大多暧昧不明,起不到规范作用。解决这些问题,应明确代孕行为的概念,肯定其合法合理性,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代孕行为。  相似文献   
63.
文学源于社会需要,是人类社会因应生存与发展的精神需要之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关系需要之产物。由于历史上潮人未能产生自己的仓颉,潮人也便与自己的书面文学擦肩而过。然而,口头文学却不会因此而无迹可寻。发祥于潮州的土著畲族,其始祖盘瓠就葬在潮州凤凰山。其《高皇歌》、畲歌仔等口头文学作品,应该是潮州古代文学萌发的源头。而书面文学之出现及其滥觞,应在中原移民南迁入潮及中原文化融入潮州之后。南朝刘宋年间,佛教开始传入潮州。由是,潮人文化得以在中原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长期浸润之下逐渐形成。这种文化土壤正是潮州古代文学赖以滋长之温床。而历代莅潮官员之文学移植与栽培便是其萌生、滋长之首要外在因素。因而,唐代是潮州古代文学之滥觞期。潮州古代文学滋长伊始便呈显着儒佛交辉之文化运势。  相似文献   
64.
仁迅 《人才瞭望》2014,(5):50-50
日前.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数十名女大学生.到陕西省体育场企业招聘会门口.举行了一场名为“穆桂英职场挂帅.向性别歧视宣战”的行为艺术活动.抗议企业设置的不公平求职门槛.呼吁“请给我们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65.
66.
面对人类种系基因编辑带来的伦理争议,如何借鉴西方立法经验受到重视。欧美国家的制度经验主要立足于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伦理情境。是否需要将人类种系基因修饰视为禁忌,有待于商榷。更重要的是,西方的伦理及法制经验的"普遍主义"和"地方性"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7.
本文考虑一个供应商和两个独立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当供应商的产能受到约束时,零售商可能会竞争有限的产能。本文提出将“优先分配权”作为一个有价值的标的物进行拍卖,按照出价高低确定优先分配顺序。本文证明了优先权拍卖机制属于共同价值模型,并提出了两类拍卖机制:事先拍卖和事后拍卖。本文证明两类优先权拍卖机制均会促使零售商提交真实的需求作为订单量,并且满足收益等价定理。而就供应商期望利润而言,事后优先权拍卖机制要高于事先优先权拍卖机制。  相似文献   
68.
我国法律虽明文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但日常生活中,用人单位侵犯女性就业平等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针对愈发紧迫的女性就业形势,笔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女性所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其主要表现形式,并就如何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9.
人人平等享有不可侵犯的尊严,这一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然而,尊严的实现在康德看来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社会中得以完成的。在当今社会,社会歧视是阻碍实现平等尊严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消除社会歧视,实现人的尊严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从康德的视角入手,探讨当今社会歧视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对探索消除社会歧视和实现平等尊严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0.
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企业在招聘时偏好招男性、本地、35岁以下、985、211工程院校毕业等特征的候选者。这个现象可否归为歧视,如何研究招聘中的歧视,是本文所关注的。通过对性别、年龄、户籍、人力资本等歧视进行文献回顾,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文认为的招聘过程中的性别(年龄、户籍、人力资本)歧视定义是:企业仅依据性别(年龄、户籍、人力资本)上的差异为劳动者设置岗位获得上的不平等;第二,提出从过程而非结果的角度研究招聘歧视;第三,探索出适合劳动力市场中招聘过程歧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