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6 毫秒
91.
彭寿清 《学术交流》2005,(9):107-111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前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历史教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中经济特区思想、T字形战略、“两个大局”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2.
构建京津冀区域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主要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老城区造成了尖锐矛盾,极大束缚了北京独特优势的发挥。需要像上海开发浦东、天津建设滨海新区那样,在北京主城之外的通州构建北京大都市圈和京津冀地区的新商务中心区,重新集聚北京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产业的优势资源,充分释放其巨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通州新商务中心区可与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店工业区优势互补,成为京津冀区域的工业增长极,全面带动京津冀、环渤海以至广大"三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3.
中国经济能否突破增长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决策》2004,(12):15-17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至少还要继续保持25年的高速增长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保持5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有蒜望.因为我们在改革.改革意味着效率在提高。  相似文献   
94.
目前 ,西部轻工业发育不足 ,产值比率低 ,技术水平差 ,市场占有率低。世界轻工业正朝着经营活动国际化 ,企业组织集团化 ,生产高科技化、高效率化与低污染性等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体现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基础上 ,矫正传统决策思路 ,建立以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产业增长极  相似文献   
95.
四川省地处西部中心地带,是中国第四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西部“领头羊”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7年,外资没有如预言般大举西进;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有四个都涉及四川省,但是,这并没有改变“西部大开发,东部大发展”的尴尬局面;东西部利用外资水平呈现出“超稳定状态”,四川省利用外资水平并没有大的突破。近年来,服务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主流;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能源约束进一步加强;进入WTO后,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趋势增…  相似文献   
96.
经营城市的核心是城市政府对城市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成都的发展要从经营城市的角度与高度,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本文简要的陈述了成都经营城市的战略推进,并着眼于成都的新发展,提出了成灌绿色高科技展示带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发展有经验借鉴,却无模式照搬。吴忠的发展应该是渐变式的快发展与突变式的跨越式发展的统一。既要统筹发展,又要“三化”互动,培育经济增长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相似文献   
98.
南京成为长三角北部增长中心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增长中心理论 ,借助因子分析法和城市引力模型 ,论证南京成为长三角经济区北部增长中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区位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建立医药制造业区位优势评价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对其进行简化和结构梳理,最终给出了全国28个地区的医药制造业区位优势先后排名,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以定量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结合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提出了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区位战略,即发展特色医药经济,打造产业发展增长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0.
人口、产业和城市集聚在区域经济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聚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集聚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实现。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三个过程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中的内容、速度、规模、周期不同,但又交织在一起,不能绝对分割。三者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别起主要作用,但又互为基础、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