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2.
鲁迅小说有许多采用了“外来者介入”的叙事模式,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做以简要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后的创作经历了文化话语解构叙述、个体血缘寻根神话、都市问题女性故事和乡村风情寓言抒写四个时期,其中存在一个共同的心理基点,即为了步入中年"不惑"境界而广泛体察最终却无法消解迷茫的心态.它既表现为以基本生命感觉探寻人性之常的人生觉悟和思维视界,又暗存着作家都市和乡村双重"外来者"个人经历的独特印记,其中深刻地体现的,是一个成功女性面临的人本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外来者故事”模式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叙事模式,当代汉族作家的边疆题材小说亦有类同的模式安排.这种“外来者入边疆”的故事类型,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小说中是“拯救苦难”与“文明使者”的形象,隐含的是民族国家话语植入的功能;新时期之初,则是一种外来落难者沐浴着边疆人性温情的模式,它既是书写者历史记忆的复现,又是国家重启现代性工程进行社会动员的需要.从1980年代中后期直至新世纪,“外来者入边疆”主要是寻求精神救赎和对边疆异质文化的膺服,以此缓解现代性的逼迫和挤压.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成了汉族作家进行现代性思考的各取所需的一种资源,而它们很少以“自己”主体性地进入汉族作家的书写视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增加,正确理解并有效管理企业对外投资的潜在风险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路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形成理解此类风险出现的根源及应对手段的逻辑完整的框架。以合法性的概念为核心,从"经济学—管理学"的综合路径出发,对对外投资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逻辑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指出对外投资的潜在风险主要是企业外来者身份与本地合法性之间冲突的产物,本地合法性的获得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防范和应对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潜在风险。此外,还总结了以往企业获得本地合法性的方法,这对企业应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谋求经济发展成为近十年乡村剧的叙述主题,这在乡村“外来者”、“归来者”、“村官”人物塑造中得以体现;乡村“绿色基调”叙事,关注的是乡村生态和谐发展问题;乡村婚恋的模式化表达,揭开了“乡下人”婚恋意识的觉醒;乡村剧叙述存在“模式化”、“被叙述”的痕迹,造成了“乡村镜像”叙述的某种“失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最西北的边塞上,隐匿着一条连很多新疆当地人都不知道的神奇山脉:巴尔鲁克山。因为地处边境,且山势陡峭,以前很少有外来者可以游历到此。  相似文献   
18.
素素 《今日辽宁》2015,(4):90-93
尽管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旅行的人,不去非洲却是我给自己设定的一道藩篱.在近二十年的出行记录里,有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可我从未制定过旅行非洲的计划. 在我的印象中,非洲不是随便可以闯入的地方.那里靠近赤道,阳光炽烈,或大漠无边,干燥而死寂,或水深草长,荒凉而神秘,只有动物和土著可在其中过着相守相安的日子,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外来者,那里绝非一个安全之所.我的脑子里有一根不喜欢冒险、不习惯刺激的神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外来者劣势已经吸引了学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外来者劣势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产品市场,而关于股票市场中外来者劣势的研究较缺乏。鉴于外来者劣势会影响公司在股票市场中的绩效,因而有必要理解并克服股票市场中的外来者劣势。因此,选取股票市场中的外来者劣势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已有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合法性理论,检验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对外来者劣势的直接影响。借鉴已有研究,探讨制度质量、行业类型和交叉上市对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与外来者劣势关系的调节效应。依据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概念模型。选取2005年至2013年在海外上市的145家中国公司为样本,通过SPSS软件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对外来者劣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当在海外证券交易所缺失信息和合法性时,公司会遭遇外来者劣势;制度质量显著减弱合法性缺失对外来者劣势的正向影响,行业类型对合法性缺失与外来者劣势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而对信息缺失与外来者劣势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弱化作用,交叉上市显著增强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对外来者劣势的正向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从弥补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两方面给出降低外来者劣势的策略指导,建议选择制度质量较高的东道国和高科技公司聚集的交易所来弱化外来者劣势,研究结果对在海外上市时遇到外来者劣势的公司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理论认为,新兴市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前,与本国市场中的外国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的内向国际化有利于企业的跨国经营。但是,研究者逐步认识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尽管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合作有助于获得国际经验和知识,但企业也会在合作过程中感知到劣势,并因此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鉴于此,通过加入时间和空间维度,本文对现有外来者劣势理论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新兴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的内向国际化过程中存在"前发外来者劣势"(pre-entry perceived foreignness,PEPF),探讨了内向国际化经验对PEPF及PEPF对进入模式的影响关系,并检验了PEPF在内向国际化经验和进入模式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144家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合作时间会导致企业前发外来者劣势感知的升高;合作时间越长,企业越倾向选择出口、设立代表处等低控制型进入模式;前发外来者劣势完全中介了合作时间与进入模式的关系。本文因此提出了内向国际化中被忽略的劣势感知问题,并为内向和外向国际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观点。本文结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认识前发外来者劣势及其发生机制,对企业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不必要的、消极的劣势感知,提高外向国际化水平具有管理启示;而且,对政府制定提高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合作水平的扶持政策以及强化国际自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