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5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435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492篇
人才学   120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887篇
理论方法论   484篇
综合类   5296篇
社会学   450篇
统计学   133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本文主要研究了波普尔和哈耶克对建构论者提出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进行的批判.指出其理性主义的实质是非理性主义,其历史主义是圣人主义,其自由会导致奴役,其道德的激情会造成不道德的后果.并以此说明,人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到达天堂式的理想社会,人类的历史就是从不完善走向相对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2.
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蕴涵浓厚的人学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理想突出表达了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的精神重塑的期盼,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因而具有旺盛的历史活力。在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中,我们应当把握好学科建设的方向,坚持理论的务实品格,在关注人生、贴近审美实践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83.
当代中国文艺变革的实践 ,越来越清晰地证明 ,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形态的崛起 ,极大地冲击着既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规范 ,改变其存在方式 ,促使其不断地走向大众 ,融入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 ,变化着的文学、艺术则以独具的审美方式 ,积极地作用了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深化其艺术意蕴 ,提升其审美境界从而形成多元共生、悖立与互动的新文艺格局。可见 ,只有立足文艺变革实践 ,洞悉文艺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透过文学生存困窘的种种现象 ,窥探其发展的内在潜质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84.
在实证的基础上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建构 ,以期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5.
多元一体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密切相关。文章以具体的历史事实从语言影响、语言使用两个方面阐述了多元一体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6.
根据日照长短和方向建构时空秩序,是中国古人对与自身生存息息相关的太阳长期细微观察的结果,这里存在着客观参照物的选择、主体思维方式以及学理层面的解释依据。  相似文献   
87.
一门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研究成果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对于高等教育社会学而言 ,这一旨趣能否有效实现 ,首先取决于研究者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的选择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学素养及其自觉性。高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既要遵行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策略和原则 ,又要从高等教育的实在特性出发 ,将其研究的目的、策略和方法真正纳入到社会学的研究视域之中 ,从而实现研究方法体系同研究主体、客体和具体环境的高度协同 ,这是实施高等教育社会学本土化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88.
89.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互斥还是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设 《探求》2006,18(6):63-68
一般认为,“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是观点冲突、意见对立和互不相容的两种主张。本文在对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基础上,通过对两种理论的论题、独立性、历史关系等几方面加以分析,认为“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分别揭示了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方面,具有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0.
自由心证制度是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否定,相对于法定证据制度而言,它能够充分调动裁判者司法认识的主动性和增加司法认识过程的能动性,有利于案件事实的发现与司法正义的实现,本文从我国借鉴自由心证制度的概念及其原理开始论述,尝试对自由心证进行全新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