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7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1740篇
劳动科学   146篇
民族学   233篇
人才学   350篇
人口学   70篇
丛书文集   2965篇
理论方法论   726篇
综合类   8667篇
社会学   1874篇
统计学   57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796篇
  2014年   1626篇
  2013年   907篇
  2012年   1056篇
  2011年   1031篇
  2010年   1081篇
  2009年   1224篇
  2008年   1062篇
  2007年   956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其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倾向的代表人物,乔伊斯在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大胆突破传统,以强烈的文学实验精神将其创作理论应用到实际创作中.以时间、意识和技巧为创作中心,生动展示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现代精神气质.本文以其代表作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为实例,旨在从两个方面展示乔伊斯的文学实验精神,即乔伊斯美学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其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在体现小说整体布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韩国良 《南都学坛》2006,26(5):72-74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密切相关。“兴”的寓意是“托事于物”,这与上古先民师法自然的思想信仰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33.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指出多义现象是人类以特定认知手段为工具,对单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进行扩展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其二,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多义现象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证券发行核准制的实施为我国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通过发行上市 ,家族企业在筹措到巨额发展资金的同时 ,又出现了新的“一股独大”现象 ,并由此滋生了许多亟待规范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36.
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 ,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 ,在孟子看来对于心不在于去认知 ,而在于将自己的内心发挥到极致 ,这样就可以体认本心而知天。张载第一次在心性本体论上 ,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 :心统性情 ,把“情”这一概念置入心性问题的讨论中。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 ,提出性为体情为用 ,并在性情之上 ,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 ,即心 ,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37.
随着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出现许多新问题、新要求。为了达到能够在各专业应用的目的,教学中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协调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此,本文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8.
《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乐记》是一份集中体现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与礼教思想的重要文献。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本文通过分析考证,以可靠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否定了这种错误的观点。澄清《乐记》的作者问题,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乐记》以至整部《礼记》的编纂性质,从而正确而有效地发挥其文献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个性是创作的生命。尽管莫泊桑和欧·亨利同是短篇小说大师,都以布局的精致巧妙而著称,但他们在创作上却是各自发挥他们独有的艺术魅力,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两人的创作,无论是从情节的设置、结尾艺术,还是叙述方式等方面,在有着外在相似性的同时,还有着内在的相通与相异。  相似文献   
40.
晓艳 《经营管理者》2005,(10):50-50
<正>商家对消费者的自觉尊重,已经使广大消费者养成了一种“上帝情结”,由此而生的自尊心理也越来越浓烈。如果商家在不经意间触犯了他们的自尊心理,就会立马产生消费“情感风险”。进而带来“营销风险”。时下,很多商场的服务小姐都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非常时髦,结果使不少女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女性消费者望而却步。穿着打扮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