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39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理"是先秦"百家争鸣"时围绕"天人关系"产生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范畴在先秦时就成为诸子学说使用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通过梳理"理"含义在儒道法各家学说中的演变过程,从逻辑上论证了"理"成为"天人关系"中介的可能性,最后得出"理"是先秦现实社会如何治理的理论根据这一结论.说明从"理"的演变完全可以看到儒道法各家在建立一个怎样的"世道"上彼此是如何融合和贯通的.  相似文献   
62.
为了澄清《庄子》一书的学派属性和深入理解庄子哲学的独特精神气质,采用了文献解析和价值观比较的方法,通过重新诠释《庄子》一书中的孔子形象,使其向往心灵转化来教化世俗社会的价值理想得以展现。研究认为:《庄子》想凭借寓言来说明沉溺于世俗功利控制之中的人,由于遗忘性与天道,只有通过视域转换,人才能领会性与天道及其对社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3.
孟子以善为性中本有之义讲“诚”,开创了论“诚”的源头。《荀子》从多方面规定“诚”的意义,发挥了“诚”是天道的思想;拓展了“诚”则能化的主题;以“诚”作为天地生万物的根据;首先以规律性理解“诚”和天道,以积极的人生观肯定人能参赞天地之化育,这些观念都为《中庸》所吸收。《吕氏春秋》对“诚”的解析发展了精诚感应的思想,也与《中庸》有亲缘关系。《中庸》看起来似乎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这一主题也与《荀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天道是人道的根据。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阴阳是两种性质和功用相反而相成的气体。阴阳二气的运行形成四时。天道即表现于阴阳运行的历程及其法则之中。阴阳的关系是阳主阴从的对立统一,且阳主阴从的地位和功用是绝对的。天人同类相应,董仲舒把阴阳观念及其法则推扩到人类社会、政治、人生的各个方面,以阴阳之天道解释政治和学术中出现的大一统、刑德、经权、三纲、人性等重要问题。人道弥纶于阴阳天道之下,而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从而加强了人们实行人道的无可逃避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65.
"天"、"命"、"天命"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孔子天命观的最好诠释和印证.孔子对天命的体认历程大体为:知命-畏命-立命-不忧不惧.孔子的天命观是一种超然的天命观,是一种源于天而高于天的生命境界,是"乐天而知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其中"乐天"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知命"是知"天道"和"人道",是"知"而后"立命"、"正命",不轻言委于命.就此可说,孔子是唯物论者,立命论者.  相似文献   
66.
老马学奔格上爬,无惧亲友人笑话。胸中有卷好吞吐,腹内少墨难驰骋。笔耕不辍果自甜,天道酬勤言无假。拜书为师常充电,盛世甘霖老树花。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通过对先秦文献典籍,特别是"上古之书",以及其他儒家经典的论述与分析,试图厘清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于天人关系的观点,从而获得先秦天人观的初步认识,得到一个基本的规律.  相似文献   
68.
前言:”天道酬勤,自强不息”——这是南宁宝资天公司的核心理念,也是江和志先生的人生写照。江先生生性豁达、思维敏锐、激情洋溢、精力充沛、为人谦和,但始终保持低调。已多年不在媒体公开露面的他,接到我们希望通过报道他的成长史、创业史和成功史,在事业和人生方向上激励引导青年的采访邀请后,江先生竟欣然接受,让我们有机会和大家一起领略这位南宁市房地产销售代理的“元老”和”大佬”。  相似文献   
69.
石磊 《船山学刊》2012,(1):79-82
传统对生知的解读忽视了儒家的信仰维度,没有充分揭示生知的内涵。生知与儒家的圣人信仰和天道信仰密不可分。生知、学知的划分表面上是区分认知资质,实质上是以先天离天道的远近来确立圣人的神圣级别,而生知之圣在这个阶位体系中居于顶端,具有最高权威和神圣性。生知与性善论之间存在必然关联,在荀子性恶观和天人相分的背景下,只能产生圣人学知的观念。  相似文献   
70.
"道术将为天下裂"实在是困惑中国学界已久的重大问题,不仅事关中国哲学的发展,而且事关中国哲学的建构。对"真道"或"道术"的正本清源,意义尤其重大。面对中国漫长历史的重重话语覆盖,去蔽存真不仅需要汉学与宋学的真功夫,还需要中国传统文史哲"三合一"的贯通能力,才能澄清"大道废,有仁义"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等基本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实现中国哲学话语的体系性倒转,除了"发明真相"和"自坚其说"的艰苦努力之外,张远山更有"庄周道术,终古不废"的新义理重要阐发,亦即在此重新激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中国当代哲学切实地基,就不再是件遥远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