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95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84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480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充分利用先秦直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文献档案,对历代文书的发展演变、公文写作理论以及文书工作制度的概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古代文书学理论体系,其研究成果在中、外整个封建社会的文书学史上是罕见的。可以说,刘勰树立了利用历史文献档案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典范。他对于古代文书学的研究,对于现代文书理论的研究与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西汉时有邮、传、亭等专设机构。邮的本职是“行书”,兼具停宿职能。传、亭各有它职,但在特定情况和范围下,也兼有“行书”职能。置、驿在西汉时是对传内服务方式的细分,并非某种机构的正式名称。后世的驿站兼容了汉代诸相关机构的职能,故后人概以“驿站”来解释汉代的各相关名词。  相似文献   
993.
晏红 《家庭科技》2006,(6):44-44
我刚领命去太行山脚那片草场时,还不懂放羊这份活计,那个即将退伍的老兵简单介绍一下领头羊的重要性后就走了。第二天,我将羊群放出栏,它们照常跟着领头羊走,井然有序, 我只要在附近守望即可。一周后,我熟悉了这个羊群, 没啥可操心的,无事的时候,就坐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末的某一天,在徽州黟县际联镇附近某农户家里,人们发现一叠信件。(信封写着“锡阳家母亲收”字样,据收集人称信件来自际联镇丰登村。)写信人江新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江西景德镇市供销社陶瓷批发站工作,这些信是他写给观禄、在乡的母亲和返乡的妻子卢竹翠等三人的。观禄可能为母亲的邻居,据第四个信封猜测可能姓吴,江新昌通过他向母亲汇款、转交并阅读信件,以及邮寄猪油、油浸鱼等物品。这叠家信影印收录于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编《徽州文书》,(第一辑第五册“黟县十都丰登江氏文书”,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文对敦煌文书中涉及“物权”观念的一些内容进行解读,以期对当今的物权法实行和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徐如璧,1915年出生,1931年3月入伍,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7年被授予上校军衔,现在总后苏州干休所休养,享受军级干部待遇。  相似文献   
99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规范各一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程序,提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文书质量和办案水平,省厅组织对原用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文书及相关法律用语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并结合办案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999.
元代亦集乃路税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税历来是关系国家命脉、百姓生计的大事,但是关于元代亦集乃路税粮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20世纪黑水城出土的内蒙古藏、英藏、俄藏文书中有一些涉及税粮的重要内容,虽多为残件,却保存了亦集乃路税粮征收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以其中的税粮账册为主,分析税粮的种类、税额等基本情况,复原部分文书,并与俄藏西夏赋税文书进行比较,揭示亦集乃路税粮征收的基本规律和农业种植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漫画两帧     
古时,一代宗师墨子有一得意门生名为耕柱,他是众多弟子中公认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时常遭到墨子指责,耕柱为此感到有失其面。某日,当墨子再次责备时,他愤然责问:“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弟子中,吾乃如此差矣,以至时常遭您的责骂?”墨子闻之不动声色说道:“假如我现在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是用良马来拉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