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65篇
社会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概念的提出和运用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虽然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当代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经常是各取所需,为我所用。但在基本逻辑和特征方面有着共同性。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大胆借鉴和吸收他们所提供的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和妇女运动具有开拓和指导作用的理论材料和研究观点,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2.
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体现了先进的女权主义理念和理想的婚姻观。这些进步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对立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二元对立"、人物形象塑造的对立冲突以及幸福婚姻和不幸婚姻的相互对峙。  相似文献   
23.
艾滋病目前已成为美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大众健康问题。妇女从 2 0世纪 80年代在边缘徘徊 ,到 90年代已陷入了该危机的“震中”。本文将从女权主义的视野来审视这场社会性别化的传染病 ,即把社会性别当作主要变量来考察它同种族、族裔、阶级、性取向以及文化等诸因素的交叉互动 ,并从纷繁复杂的艾滋病现象和文献中梳理出妇女与艾滋病关系上的社会性别差异。文章最后将提出若干可资借鉴并值得我们警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中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因其不同的背景有诸多差异.因为政治运动的有无,使二者一个是非文学本位的批评,一个是文学本位的批评;又因为文学传统各异,使二者一个成为立场坚定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一个却搀杂着"女子气的批评";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对男权否定是否坚决彻底;地位沿革和现实处境的对比,则昭示着二者面对各自复杂而具体的妇女问题,当然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5.
象征交换是鲍德里亚的核心概念,它具有非实在性、互惠性等特征,其诱惑概念也具有上述的特征;鲍德里亚还赋予了诱惑以不同于象征交换的特征,即恶的计谋性和娇柔的女性气质特征。鲍德里亚试图超越男女性别的两极划分时代,走向一种超性别的时代,并以此为基础反对当代女权主义的性别观。在他看来,女权主义所标榜的女权仍深深地受制于男权中心论的对立逻辑。鲍德里亚有关诱惑的恶与娇柔的女性气质的特征构成了其后来技术批判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金色笔记》是当今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当今世界文坛大师级人物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62的作品,该作品被普遍认为是莱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以莱辛的多种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多角度剖析了《金色笔记》这部奇特而新颖的作品,也涉及了该作品所引发的争议,并对莱辛及其作品做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28.
很多人把女性主义看作是feminism的汉译,这样对女性主义的理解简单化了.女性主义是中国本土化了的feminism,与西方的feminism相比在历史渊源、身份、行为方式、思想基础、文化背景五个方面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9.
黄协安 《兰州学刊》2010,(4):151-153
美国作家厄普代克在“兔子四部曲”中成功塑造了“兔子”这一形象,同通过这个人物的视角,揭示了美国当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兔子”的一生,尤其是他“过早”的死,强烈地反映了受到女权主义运动颠覆的两性社会关系,以及因此产生的男性危机。在性别政治中,女性获得了主动的话语权,而男性则相应地沦落到被动的客体地位,从而产生了焦虑。“兔子”的形象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作为一个平凡“反英雄”,他的人生轨迹昭示了女权语境中的男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30.
美国的视觉文化已经超越了对国家自然美景和资源的欣赏。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表达他们对科技发展正使自然环境陷入困境的担忧,他们的担忧与美学有着复杂的联系。当代许多艺术家都致力于环境恢复工程,努力使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回到平衡的状态。人们对环境破坏的担忧首先表现为对原子弹发明的恐惧,20世纪40年代起,有几位艺术家开始围绕这一危险性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