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详细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正文后所附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所做的修订情况:(1)收录条目有增有减;(2)注释有所变化;(3)新增词所属学科领域与学界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同时,就新版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名称的界定,字母词的来源,字母词的音译、释义,纯字母词的收录及外文原词收录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32.
《青岛画报》2012,(12):58-61
弗朗西斯·培根曾有一句经典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更需要知识的指导。"知识中国"是由互动百科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推动发起的第一个中国知识类评选活动。以树立典型知识人物形式,提升社会各界对"知识复兴引领社会进步"的关注与认识。"知识中国"每年一届,辐射全球,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目前中国最权威、最大规模、最有代表、最高层次、最受瞩目的知识  相似文献   
33.
字母词在新时期大量涌现,在语言生活中的使用已日益广泛。汉语字母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汉语字母词的规范问题是当前语言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根据模因选择理论,字母词模因复制和传播与字母词模因本身的生存适应性、宿主特征、传播媒介以及传播环境、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的繁荣程度等密切相关,实用、简约并能承担民族语言心理分类的字母词模因是更具选择优势的强势模因,字母词+汉语词素的模因复合体将成为字母词模因最强势的生存形式.  相似文献   
35.
汉语词汇中的新族群——字母词广泛地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字母词的大量涌现不仅为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视域,同时其自身的构词特点和独有的双语双文化性为英语教学提出了一新的课题。在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始终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字母词无疑也是词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从英语教学角度探讨了字母词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两者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6.
作为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三版就开始收入字母词,到2012年第六版,其中收入的字母词已增至239个。本文试将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所收的字母词进行分析,并浅谈如何看待其所收的字母词。  相似文献   
37.
语文类规范型词典收词主体是通用词语,同时,还应选收一些新词语和旧词语。1949年以来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些通用词语还常出现在文艺作品和政治著作中,回避收录,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未回避它们,值得肯定。关于外文字母词,对“卡拉OK”这样以汉字开头的混合词可以选收,而像“WTO”和“B超”这样以外文字母开头的混合词,则应放在词典附录中。西方词典学界有描述性和规范性两种编纂原则之争。我们主张两种原则相结合,既坚持规定性原则,同时也合理使用描述性原则。词典编者在编写中采纳学术研究成果,即使某些方面跟规范标准不一致,也应当允许。词典在贯彻国家制订的规范标准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使规范标准进一步完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略论汉语中的字母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列述了汉语中字母词的类别 ,并认为字母词的使用是必要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字母词亟待规范 ,并就规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从实际言语交际的省力现象入手引出省力原则,并说明在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多个方面的体现,其作用简单快捷,省时省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应切实做好语言规划。  相似文献   
4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接触的增多,字母词也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新成员,字母词的读音问题日益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就字母词的概念和分类、字母词读音中的读音形式、分读还是拼读、是否区分重读、是否应该标声调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