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熊雄 《船山学刊》2010,(3):136-138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的构成涉及到血缘基础、心理基础、人道主义、个体人格和实践理性等因素,具有利弊共存的特征,对后世的中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孔子伦理思想中"仁"的建构进行分析,也是对"仁"的形象予以立体还原的一种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32.
亲缘选择是一条影响深远的自然法则,也是当代伦理学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外学界对亲缘选择与孟子学说的关联均有所关注,也有学者认为亲缘选择能为孟子学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四端说是孟子伦理学体系的核心,故此可设如下的议题:亲缘选择能否印证《孟子》之四端说?根据《孟子》四端说的文本以及历代解读的分析,所得结论是:亲缘选择不止对四端说起不到印证作用,而更迫使当代诠释者对于许多四端说的解读,降低其置信度。与亲缘选择相符的四端说解读,应该重视文化的熏陶作用,应该承认四端为人禽共有,也不该将四端设为纯粹形上对象。亲缘选择对孟子学说的印证效能,需在四端说之外去寻找。  相似文献   
33.
通过深入学习《弟子规》,使我们明白“首孝悌,次谨信”,百事“孝”为先,“孝”是一切教育的根本。要做到知行合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相似文献   
34.
耿宁先生在其巨著《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中,将王阳明良知三分为:向善情感的自然禀赋意义上的本原能力;作为直接的对自己意向的伦理价值意识;始终完善的良知本体。通过对王阳明最天然、最纯真的心灵孝亲意识和作为内相的孝亲情感和经验的描述,以及孝悌亲情即良知的考察,文章试图指明作为自然良知的孝悌之爱不仅是王阳明良知本体的发端和导引,而且作为孝悌的原初经验是心即理之根。  相似文献   
35.
滕传姮 《职业》2016,(26):108-10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代人的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它以特有的包容性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本文提出,以仁学思想"孝悌、礼、仁爱"为核心,构建中职特色德育育人机制,这是新时代德育工作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6.
儒家哲学是在殷周以来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 ,故以孝悌为本。儒学的特色不在本体论、认识论的研究 ,而在人生意义的探索。万物一体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 ,内圣外王则是达此境界的必要途径。“五四”以来陈独秀等人对儒学的批评是可以理解的 ,但更为重要的是“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  相似文献   
37.
<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孔子说:"仁通难道离得很远吗?我要仁,仁就来了。"我就是我,依附在我的身体之上,得以日日相伴,但是,我真的就离得那么近吗?你对着镜子看,  相似文献   
38.
39.
从儒家思想史的内在逻辑看,孟子能够成为唯一有资格与孔子相提并论的儒家“亚圣”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将孔子的“孝悌”观念和孔子的“仁爱”观念推扩到极致,富于原创性地充分展示了传统儒家的两大核心价值及其深度悖论。今天我们应当赋予孔孟的普遍仁义观念以本根至上的终极意义,克服仁与孝的深度悖论,才能真正确立起儒家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0.
宋朝君臣之间常常互相酬唱。《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组诗是由宋太宗朝旧相司空等三十几名文臣在特定场合下同题唱和的一组诗歌。它切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主流。本文将结合组诗诗歌内容,从孝悌伦理、以孝治天下、三教合流三方面来阐述《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组诗中的宋初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