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95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61.
农学院是浙江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其根源可追溯至1910年创办的官立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几经变迁,渐次更名或改组为浙江中等农业学堂、浙江中等农业学校、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浙江大学劳农学院、国立浙江  相似文献   
62.
晚清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的兴起,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传入我国,推动了新式学堂的产生,触发了晚清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虽然晚清新式学堂对学生日常事务的某些方面仍采取封建式的管理,但在学生教育、培养和管理方面引进某些西方学校的相关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奠定了近代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雏形,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63.
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科举入仕的中断使得旧式士人转而从商、从军,这不仅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经济基础,还为清王朝的覆亡培育了直接的掘墓人。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儒家的忠君思想开始动摇,大批士人的留学和新式学堂教育为他们接受西方革命学说提供了机会,而这又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4.
秦珍子 《社区》2011,(31):63-64
她是网上著名的“QQ奶奶”,在QQ上拥有13万个好友。这位七旬老人“与时俱进”,聊QQ,刷微博,写博客,办网络学堂,都是为了走近青少年。她说:“我从来没看到有坏孩子,只看到可怜的、教育缺位的孩子。”  相似文献   
65.
清朝末年,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庆教育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也肇端于这一历史时期,其标志即为新式学堂在重庆的创办和发展。重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小学、中学、半日学堂等类型,分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创办方式一是设立新学堂,二是由书院、私塾改造而成。重庆各区县积极筹措经费,加强选用和考核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地创办新式学堂。所以,虽然重庆新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后来居上,短短10余年时间,重庆的新式学堂就初具规模。新式学堂的兴办,引进了西方近代文化知识,促进了重庆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当地社会风气发生转变,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6.
鄢世洪 《社区》2014,(8):17-17
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和美术家李梅庵,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的老师。李梅庵在1905年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后,在校内创设了图画手工科,设立画室及有关工场,并亲自讲授国画课,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近现代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67.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它由兴办外国语学堂、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开端,而后发展到创办新式实业学堂,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军事技术,再到派人出国留学,以便更接、更迅速地掌握先进技术,洋务教育事业的兴办,首次改革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客观上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8.
肖绍清 《决策》2001,(1):54-55
成立于1997年3月的博学堂网上书店,是香港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网上书店,有香港“亚马逊”之称:去年8月初,博学堂网上书店宣布倒闭。这一消息对网上书业界产生了不小的震撼,给内地网上书店提出了严厉的警告和有益的启示。内地在杭州成立的第一家网上书店诞生不久即告倒闭,当时即有业内有识之士作出深刻的分析。截止目前,内地已有100多个网上书店宣告失败的范例。  相似文献   
69.
陕西法政学堂与西北大学沿袭关系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新发现的历史文献,清理出了从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陕西课吏馆,到陕西法政学堂,到关中法政大学,再到西北大学的清晰历史脉络,从而勾勒出陕西近代法、政、商专门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重点着墨于附设陕西第一个学堂研究所等创举.  相似文献   
70.
按照生计与学术之疏密关系,王国维一生大致以丙辰(1916)年初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学术为主,生计为次;后期则须综合兼顾学术与生计两端,无法过于轻重其间。王国维家境一般。据王国维自述及其尊人王乃誉之日记可知,其一年收入略副衣食之需而已。田租与房租是支撑其早年家用的基本来源,然收租诚然不易。王国维因许家惺之荐任上海《时务报》书记,月薪微薄,令王国维颇为失落,后兼译东文,始觉生计稍安。此后任教通州与苏州两所师范学堂,又赴任清学部总务司行走,此数职事所取薪也只是应付日常生活而已。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罗振玉东渡日本,寓居京都四年余,大体以理书、编刊、撰述等为生,生活安定而俭朴,学问则日见其大。先有生存,才有学术,梳理王国维早年家庭经济以及其早期生计情况,对于了解王国维如何权衡学术与生计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