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95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依据有关档案资料,对兰州大学校史上六个以往记载有误或失载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考辨.考证出甘肃法政学堂成立、国民政府决定设立国立兰州大学、兰州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的确切时间;并就1938年初甘肃学院院长更替的内幕、1948年兰大等机构发起的青海科考、同年6月"学潮"等以往失载的重要事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2.
十年前,我说过这样的“大话”:“从事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的朋友,都是潜在的教育史研究专家。因为.百年中国,取消科举取士以及兴办新式学堂。乃值得大书特书的‘关键时刻’。而大学制度的建立。包括其蕴涵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精神,对于传统中国的改造.更是带根本性的——相对于具体的思想学说的转移而言。”其实,这话还可以扩张——不仅仅“从事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的专家学者,每个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读书人”,都应该关心中国的大学。  相似文献   
83.
永春 《当代老年》2009,(6):22-22
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交活动家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李四光之名,是他1902年在武昌由一次小小的失误而改取的。 清朝末年,洋务派首领之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开矿办厂,振兴实业,同时开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这种新式学堂除继续教学生读经外,还讲授一些科学技术知识。湖北的省城武昌兴办新学的规模当时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少年有志者,都来武昌求学。  相似文献   
84.
张新民 《社区》2013,(29):31-32
学堂为进德修业、传道解惑之庄严讲堂,学校各种重大学术活动,书院常年举办之四季会讲,国际友人之专题人文演说,均在此举行。凡来勉学堂讲学者,皆自视为人生经历之最高殊荣。盖礼之最大最隆最高最重者,莫过于最能代表一国文化之仪式活动也。  相似文献   
85.
吴佳俊 《快乐青春》2009,(12):24-26
那只墨水瓶,是我从村头的学堂偷来的。 学堂坐落在一个土丘上,周围除生长着三棵枣树和两株柳树外,看不见更多的植物。未条的窗棂,灰尘密布。屋顶上的瓦,长满青苔。  相似文献   
86.
“两三名年轻的社工,24位年过六旬的公益讲师,每天服务居民30余人次,每周为社区老人免费提供20个课时的公益课程。4个月来,开设13门固定课程,为社区居民服务1500多人次,总课时逾l万小时:”这是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老年自助学堂试运行4个月来的成绩单。2012年12月19日,老年自助学堂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87.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学习经书。 14岁那年,他听说省城开办了高等小学堂,便缠着父母要去投考。赴考途中,他看到外国军舰在长江上横冲直撞,便问:“他们这么欺负人,就没人管吗?”  相似文献   
88.
近代法学教育肇始于清朝末年,为满足改良政治、立宪修宪的需要,经过政府的推动和社会的响应,清末法学教育开办之初便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天津北洋法政学堂作为第一批政府办学,为近代的法学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9.
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为实现救亡图存、兴国富民的政治目的,倡导和重视女子教育.在康、梁女子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先进妇女开始觉醒,女子学堂陆续创办,女子留学渐成风气.这些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0.
张研 《中外书摘》2007,(9):40-41
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在晚清激烈的社会变革中,洋务派编练新军,引进西方兵操,首开中国近代体育之先河。其后的洋务教育,对西方体育的传播起了更直接的作用,福建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和湖北武备学堂等十多所新式学堂,均仿照外国同类学校开设了体育课,内容有击剑、拳击、跨栏、跳远、跳高、平台、木马、足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