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9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634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175篇
人才学   17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152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3170篇
社会学   396篇
统计学   9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深化体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分析了学科交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体制创新对促进学科交叉的重要影响,提出从学科体制、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促进学科的交叉,进而推进学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2.
尽管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所体现或追求的教师人格形象有所不同,但从教师成长的全程来看,都是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我们应该抓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完善教师人格形象,加快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向学科带头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53.
西夏学研究20年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1981-2000年20年间我国西夏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重点对西夏学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所载西夏学研究论文的数量、引文、被引及被转载情况、著者的发文量、著者发文被引量及被转载量和西夏学研究分支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文章利用量化指标与文字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西夏学的研究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4.
开展外语学科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当今外语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论述了外语学科创新教育的基本概念、外语学科创新教育目标体系以及应采取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五代时期南汉割据政权同中原及周边割据政权关系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南汉立足于岭南“五管”,发展对外交往,对“五管”抱着必争的态度;中原五代王朝势力的强弱,制约着南汉的到外政策以 汉与五代的关系;南汉与周边割据政权保持睦邻关系,进行政治往来和经济交往。  相似文献   
56.
以兰州大学博士后工作的实践为基础 ,总结了兰州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西部大开发”这一背景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兰州大学博士后事业的若干建议 ,以期对西部地区的博士后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7.
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一门以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以复原、求真和致用为主要任务的专科文献学。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理论、历史文献及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的方法以及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史。它从属于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突出特点。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面临着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实现研究手段现代化等多重任务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8.
“语言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是21世纪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三大科学。”这是教育部社政司司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海良教授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观点。为什么统计学是最有前途的学科之一,这个观点依据是什么,这个判断对我国统计学、乃至我国统计工作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59.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聚合物科学系、聚合物工程系、功能材料系、碳及复合材料系、金属表面工程系、分析评价中心和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七部分组成。共有教职员工16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3人,博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45人。聚合物科学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高分子材料学科(属材料学)为全国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