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76篇
  免费   1521篇
  国内免费   430篇
管理学   13812篇
劳动科学   1182篇
民族学   1002篇
人才学   1896篇
人口学   955篇
丛书文集   13905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196篇
综合类   29160篇
社会学   5255篇
统计学   3763篇
  2024年   350篇
  2023年   1233篇
  2022年   909篇
  2021年   1309篇
  2020年   1256篇
  2019年   1193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1108篇
  2016年   1501篇
  2015年   2237篇
  2014年   5315篇
  2013年   4545篇
  2012年   5029篇
  2011年   5785篇
  2010年   5129篇
  2009年   5501篇
  2008年   6378篇
  2007年   4518篇
  2006年   3652篇
  2005年   3501篇
  2004年   2824篇
  2003年   2529篇
  2002年   2077篇
  2001年   1960篇
  2000年   1577篇
  1999年   638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72.
73.
74.
75.
传统的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两分模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权利指向和利益指向两分模式可以揭示纠纷本质.权利指向型纠纷解决机制以权利分配作为纠纷解决的基础,比如诉讼、早期中立评估制度;利益指向型纠纷解决机制则以利益分配作为纠纷解决基础,比如调解制度.不应将权利与利益不同指向的纠纷解决机制发展成双跨不同指向的"全能明星",制度异化将导致"当判不判"、早期中立评估制度的中立人为促进和解而导致评估失实、以判压调等弊端;理应将颠覆纠纷解决机制本质的因素去除,并应同时做好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应只用单一的调解率来评价纠纷解决机制,而应采用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6.
本文尝试从社会治理角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对激发扶贫开发事业的动力、活力和生命力作了部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碎片化"阅读现象,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阅读可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既表现为大众现象,更十分普及于大中专学生群体。就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来看,中职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同在,不能回避这样的客观现实,扬长避短、借力发力才是实事求是的必然选择。所采取的对策应包括:支持和利用,理性和引导,交流和思考。而最终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8.
79.
随着数字版权时代的发展,作品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传播速度也更加迅捷。传统版权登记制度因存在登记成本较高、标准不一、泄露隐私等弊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困境,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推动版权登记的适时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登记,其去中心化特质可以降低登记成本;分布式共享机制能够统一登记标准;难以篡改的性质能够提高登记的证明效力;弥补了既有版权登记制度的缺陷。同时,区块链技术利用自身特性建立新的版权信任机制,既能清晰地分配版权利益,又能创新传统的版权商业模式,推动版权市场的发展,最大化地利用版权的固有价值。区块链技术在与版权登记相结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技术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既无法对作品的独创性进行准确的判断,也无法发挥版权制度原有的公示力作用。因此,必须创新版权登记规则,加快制定区块链版权平台市场准入机制,并设置统一的监管机构,将区块链锁在版权制度的笼子里,防止出现滥用区块链技术的情形,以最终实现技术和法律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