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陕西文化遗产影视作品版权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在文化遗产影视版权运营中的应用经验,研究陕西文化遗产影视版权运营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陕西文化遗产影视作品仍面临着作品版权不清、融资困难、版税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能够在影视版权确权中形成前端保护,为原创作品提供明晰可靠的版权数据库;代币融资方式能为作者创作带来积极作用,众筹方式能解决文创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版权人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易能使数字资产收益权回归到创作者手中,促进版权人收益最大化。因此,陕西应积极出台推进区块链创新与应用的政策,搭建具有影视版权确权、融资、收益分配等功能的全链条服务平台,支持并推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打造陕西文遗影视作品版权运营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版权制度既保护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因素,促进权利人创新,又将传统元素保留在公共领域,保存了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契合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陕西应当充分利用版权制度,推广版权登记,降低版权维权成本,让版权制度更为广泛地被当事主体运用,从而保护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综合转型和“互联网精神”在全社会各领域的全方位导 入,已使我国现有的版权制度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公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利益需求,也凸显出版权授权模式异化 和规避,新兴产业边界模糊与监管机制不完善,政策与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公平分配艰难, 侵权隐蔽性高、风险较低,举证责任沉重、诉讼成本高昂与赔偿标准过低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我国 版权制度的出路在于构建新型版权授权模式,完善版权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强化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执行力 和有效性,加快版权领域的全面立法,正确处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版权多元保障 机制,坚持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版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版权制度一刀切的"公有领域"理论,使民族多元化国家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面临严峻的情势.根据"思想--表现二分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可版权性.版权法上的作品类型历史地来看是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应依据自身的国情和版权立法价值观,重置"可版权作品"的约束性条件,确认群体作者的身份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排除"固定"的要求,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客体化,以达成传统民间文艺与知识创新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5.
版权侵权行为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定版权侵权行为的极大困难是如何确定作品的原创性。通过版权法与专利法,商标法立法目的及相关制度设计的对比,可以明确原创性的内涵;在实务操作中通过对比进行比较更易于把握作品的原创性。对于版权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的罪过形式,适用我国民法关于过错责任的规定有两大弊端,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已成为无法避免的国际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自由化为基础的区块链技术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当前缺乏规范区块链的国际法律制度,妨碍了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应用。GATS生效后,区块链才出现,但其技术流程符合GATS中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下数据处理服务的要求。这为国际法规制区块链提供了可能。区块链的国际法规制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将GATS适用于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数字贸易;其次,推动《服务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议程,以促进区块链自由化;最后,签署包含规范数字贸易问题专章的区域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中的著作权保护领域存在侵权严重、孤儿作品大量出现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作品的确权存在困难。网络作品确权的核心问题实际就是解决谁具有在先的权利,因此具有不可篡改、记录创始时间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将其存在性证明功能运用到网络著作权领域将具有巨大潜力。同时,区块链在著作权确权与交易领域的应用需要通过法律在区块链数据证据效力、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智能合约是否为电子合同、与现有登记制度的关系等方面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8.
版权保护制度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极大。数字传播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使用,打破了版权法的利益平衡,对版权法的主要概念以及版权人的相关经济权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作品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因而具有极强的、难以克服的外部经济效果,版权人排除他人对作品进行使用的成本极高。在网络环境中,网络作品的私有将变得非常困难,网络环境中版权制度的走向是,版权将变为一种公共权利,作品由政府提供将是惟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既须在股东名册进行内部登记,又须进行工商登记,形成"双重登记".独立的股权工商登记制度运行已久,已不能提供值得信赖的权利外观,公示作用减损,亦不符合公司监管趋势和机构改革方向,制度法理基础已动摇.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特征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契合股权登记技术所需,能够作为可信的权利外观.区块链技术作为股东名册载体已付实践.在独立的工商登记法理基础动摇情况下,区块链不仅能够成为股东名册载体,亦能够替代甚至优化股权工商登记,为股东名册与股权工商登记的整合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版权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给版权的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冲击.在对合理使用作出限制的同时应考虑使用人的权利,合理使用规则的判断标准应由传统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影视产业的仍然不发达,人们对影视产业对其他部门发展的带动作用认识还不明确,对影视作品价值的理解仍停留在票房等传统收入来源上。而成功的影视作品在坐拥巨额票房收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版权许可等方式拉动电视、游戏、出版、舞台演出等相关产业发展。版权许可在控制版权利用过程的同时,还不会改变权利的归属,版权许可人可以对被许可人使用自己作品的时空范围和使用方式加以限制,被许可人对作品的使用符合许可人的意愿。这种合同控制的效果往往优于版权人直接去使用,因为众多的许可使用合同可以结合成完备的商业计划,使版权价值得到充分实现。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品质卓越的作品,还要充分利用版权许可使用机制,发展影视作品的衍生产品,扩大与延长影视作品的文化和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同人二次创作是一种新兴的作品创作方式,其产物即为同人二次创作作品。由于对同人二次创作作品的原创性界定不明,这种新的作品类型始终游走在违法与侵权的边缘,既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也无法体现著作权法立法的本意。对同人二次创作作品的的独创性界定标准进行研究,试图从界定标准适用的意义、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界定标准的内容对同人二次创作作品的独创性标准进行界定,并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的发展,导致数字编码形式作品的出现.近些年来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又强烈刺激了这种作品的广泛传播.数字编码形式作品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强烈地影响了作品的复制、出版、创作、传播过程,进而对现行作品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形成了对现行版权保护制度的猛烈冲击,怎样妥善处理这一系列新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知识产权界共同关心的热点,也必然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修订工作内容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我们送走了19世纪的“印刷版权”时代,经历了20世纪的“电子版权”时代,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版权”时代又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作为网络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客”,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个人作品传播方式。随着其规模的急剧扩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和协调网络环境下的博客作品传播、保护和使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客体及其演变是著作权理论和著作权法律制度的重要问题之一。各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表明,著作权法所规定的著作权客体保护范围经历了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而且作品成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所要求的构成要件呈减少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著作权立法的变化、作品载体的变化以及作品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著作权客体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研究著作权客体演变的规律及其原因有益于丰富著作权理论和完善著作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上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受到严峻挑战 :一方面 ,传统著作权概念在“网络社会”可能要重新界定 ;另一方面 ,法院在受理网上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已经或即将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我们必须直面挑战 ,结合互联网络特点和中国国情 ,尽快提出应对的措施 ,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版权战略实施的角度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对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版权保护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困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有版权法律给予保护,但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沿线的9个省市区版权申请量较低,导致版权贸易转化能力弱,以版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经济发展不充分,在国际贸易中版权被侵权时,维护自身权益和寻求法律救济能力不足;中国应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企业利用版权创新来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版权意识,并积极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版权保护战略,并培养复合型版权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以增强竞争优势;政府应有针对性地成立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版权研究机构,设立海外维权援助基金,在人才、税收等方面提供支持,建立健全与企业互动的版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完善版权执法措施提高行政执法能力;行业协会应主动收集企业版权信息,形成合力来规范、协调和解决相关企业的版权问题,促进中国构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中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