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50篇
丛书文集   130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394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黄山脚下是一片不同凡响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设立县治,建制沿袭干余年,遗留李白、杜苟鹤等顶级文化大师的游踪墨迹。文有享誉海峡两岸的大文豪苏雪林,武有威震倭寇的大将军杜冠英,早在南宋代焦村镇焦炳炎兄弟俩被理宗赵昀钦赐为“文武状元”,还有左难当、杨文会等一批名士名流,名胜遗迹遍布太平湖两岸。  相似文献   
62.
与大师握手     
汪去 《可乐》2010,(10):27-27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中国巡演刚一结束,等待索要签名的拥趸就排成了长龙。大厅里人头攒动,拿到签名的"粉丝"欣喜若狂,好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相似文献   
63.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10,(5):51-51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成就。在她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流传中,涌现出了众多文学大师,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64.
人们都说,男人理发三天傻。是指刚刚理完发的我辈同胞,在头发长出新茬之前总有一个黑白分明的阶段。在这"三天傻"中,甭管你是多大年龄,什么身份,也甭管你理的是什么造型:分头、板寸还是背头,都会给人一种愣头愣脑的  相似文献   
65.
步雄 《北京纪事》2010,(12):58-59
我收藏着一张2000年10月20日的《北京日报》,如果说,人的尊严有如阳光,它就是一张因包裹着阳光而格外滚烫的“阳光日报”。  相似文献   
66.
云栖祩宏(莲池)<竹窗随笔>中所作的儒释道"三教异同"辨析,是深入理解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三教互融而互异的思想观点,尤其是对于儒释道三教在思想理论上精微之处所作的辨证,既申明三教融通,又阐发各家理论真义,体现了当时情势下对"三教合一"具有清醒认识者所臻之境.  相似文献   
67.
世相写真     
邓闽军 《老年人》2013,(5):15-15
◎我们总想着培养大师,一会儿跨世纪人才,一会儿人才宇宙计划,但很多年过去,遍地还是庸才;我们总想着提升道德,一会儿道德模范,一会儿道德标兵,但很多年过去,专家却说我们的道德像皮球在坡上,已滑到很低很低。——我们需要大师,也需要道德模范,但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又一个公民  相似文献   
68.
郝金红 《老年人》2013,(6):43-43
古往今来,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张悟本是前几年国内红极一时的养生骗子,而中国古代也出过一些养生骗子。唐朝就有一个叫姜抚的,可谓唐朝版的"张悟本"。姜抚在没有出名之时,"自言通仙人不死术",极力鼓吹自己掌握有长生不老的独家秘笈。这个信息十分地振奋人心,很快就从民间流传到了官场。开元二十九年(741),太常卿韦绦奉皇帝之命去终南山祭拜,恰巧遇上在山上隐居的"养生大师"姜抚。乍一见  相似文献   
69.
<正>只有真正热爱了,才会有真正的收获。作为一个非基督教徒,我曾被基督教感动过,两次都与音乐有关。第一次是在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周末礼拜,在管风琴和唱诗班的伴奏下,我被眼前人们的肃穆所慑服。理解这种肃穆并不难,出于对上帝的爱是基础;但教堂音乐的神性本身,火力实在强大,让你很容易在那里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相似文献   
70.
高乃明 《职业》2013,(31):20-20
学者往往以学问或智慧立足,但我们不能因此小视职场情商之于学者的重要。学者的情商具有一种超越学问和智慧的价值和力量,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具有无形召唤和引领作用的引力,让人心向往之,从而唤起人们发自心底的对于学者的景仰与敬重,对人们产生强大的精神感召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