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7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20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647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贯穿在《邓小平文选》中丰富的领导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尤其是各级领导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三代领导集体都是坚持思想路线的典范 ,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思想既一脉相承 ,又各具特色。第一代领导集体大胆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 ,率先提出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 ,赋予了思想路线以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强的现实针对性 ;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归结为实事求是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 ,开创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历史 ,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端正学风,必须有高度负责精神,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坚持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戴震哲学运思结构的具体剖析,说明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其哲学始终,在自然现上,戴震批判虚构,力求实在;在认识论上,戴震批判虚冥,追求真理;在道德学说方面,他又批判虚伪,务求实情.戴震一生以批判的武器,展现了其实事求是的品格.在戴震哲学中,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合一的,批判的利刃拓展了实事求是的道路,实事求是的品格又磨砺了批判的锋芒.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思想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发展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就干扰实事求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缺乏知识、崇尚经验、骄傲自满、私心杂念、迷信书本、传统习惯、领导权威、行政法规、利益驱动等九个方面的干扰是影响我们在工作中实事求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宋清渭 《中华魂》2008,(12):25-2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和艰难曲折的探索,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党员,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参与者、亲历者和实践者。30年的风雨历程是不平凡的30年.是不断解放思  相似文献   
18.
统计的灵魂是实事求是。本文从统计学的目的,统计工作者的要求,统计工作的状况,统计工作原则等方面阐述了这一现点。  相似文献   
19.
20.
张文军 《学术界》2008,(2):107-112
梅宁华先生的文章认为,在如何认识我国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上,出现了不少片面观点和错误看法,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该文貌似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则充满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也违背了自己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与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强调树立"忧患意识"、"问题意识"的氛围背道而驰.作者关于一些专家学者"只看问题不谈成绩"、"矛盾和问题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解决矛盾问题"需要一个过程"、经济发展必然会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用基尼系数说明中国贫富差距大是"洋教条盛行"等观点似是而非,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